海納百川》全球看穿川普軟弱 臺灣還在蒙圈(陳世昌)
英國《衛報》日前評論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在俄羅斯或以色列問題上,顯示他並非「強人」而是軟弱,其他民主國家若不採取行動,混亂即將到來。圖爲川普前往英國進行國是訪問。(圖/AFP)
英國《衛報》日前評論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在俄羅斯或以色列問題上,顯示他並非「強人」而是軟弱,其他民主國家若不採取行動,混亂即將到來,實屬一針見血,尤其對以色列空襲卡達,不顧國際輿論展開迦薩全面攻擊,給外界的印象甚至是美國默許,更印證此評不虛。
該評論直指川普不但未能促成和平,反而造成大阻礙,呼籲不要指望美國領導,更不要指望軟弱的川普。南韓外長訪陸會見王毅之前,也表示美國不再是過去那個盟友。事實上對美國失望的浪潮,確實有逐漸發酵的跡象,而壓垮全球對美國不再信任的關鍵,就是看似強人其實軟弱的川普。
川普的軟弱,其實從他上一任美國總統期間,忠實的盟友歐盟領袖都已見識,只是和美國之間的利害關係還不到矛盾程度,川普重返白宮誇稱要成爲「和平締造者」,然而卻始終搞不定俄烏戰爭,還讓普丁的全球聚焦鋒芒蓋過,尤其迦薩問題更凸顯川普的軟弱,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幾乎吃定川普,更讓歐盟國家有怒難言。
川普的軟弱,也許和一般字面上的定義有些差異,應該說遊走在「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虛,與「美國利益至上」的實,從川普的角度解讀是「靈活」,盟友的感受卻是「虛僞」,真正的碰觸是「受傷」,南韓都能深切體會也覺悟,全世界多數國家或許暫時忍受,實際上已經積極部署,川普的軟弱讓全球認清美國真面目,尤其以色列的「種族滅絕」行徑,川普無力甚至蓄意不強力阻止,更可能加速全球對美國的信任崩解,臺灣當局對幾乎是全世界譴責的以色列,卻沒有站在正義的一方表態,只因爲以色列是美國的鐵桿盟友。
從俄烏戰爭與以色列清洗迦薩,看臺灣當局對美方翻扯的「地位未定論」,竟然見獵心喜視爲美國送的大禮包,其實這個不必也不該曲解的議題,也只是川普軟弱心態的一種作爲,尤其普丁、金正恩與習近平在九三閱兵,佔盡全球輿論版圖,讓川普淪爲世界舞臺配角,更碰瓷他軟弱的玻璃心。
全球開始看穿川普的軟弱,《衛報》只是剛好講白,川普治不了普丁,搞不定尼坦雅胡,被推上交易市場的,除了迦薩、烏克蘭,就是臺灣,在川普眼裡,沒有什麼不能妥協與交易的,只要符合美國甚至川普利益,都不是他會設身處地深思熟慮的,臺灣吃盡美國的虧,民進黨當局卻認爲「地位未定論」是大恩惠,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甚至說臺灣沒有光復節,如此莽撞宣示恐怕大錯特錯,這其實就是川普掩飾軟弱的表面張力,也是美國慣用的外交手法,隨時可能在與北京交易過程翻盤改變定義,全世界對川普的軟弱與虛僞紛紛覺醒,臺灣還在蒙圈?
臺海情勢詭譎險峻,暗裡攪局的其實是美國,民進黨當局卻不斷加碼配合演出,「臺灣地位未定論」絕非大禮包,而是川普製造的詭雷,更因爲他的軟弱,類似翻騰兩岸關係的明槍暗箭,還會持續釋出,川普對臺灣的態度,甚至不如烏克蘭或迦薩,即便川普如願和習近平通話甚至終能會面,臺灣只會更危險不會更安全,而最可怕的關鍵,就是川普的「軟弱」。
重述南韓外長的感慨,美國已不再是過去的那個盟友,對臺灣而言更值得得警惕,全球看穿川普的軟弱,臺灣卻還在蒙圈,苦等川普關愛的眼神,臺灣人民不希望淪爲和烏克蘭人或巴勒斯坦人一樣的苦難,民進黨當局不能也不該,持續無知奉川普爲救世主,等到災難當頭,後悔已來不及。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