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東南亞忙着通血 臺灣忙着鎖喉(陳世昌)
全球南方市場將因爲如泰國陸橋計劃的啓動,泰國開通陸橋,越南接軌鐵路,柬埔寨闢鑿運河,都是經濟風生水起的渠道,東南亞繁榮可期。圖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柬埔寨金邊王宮舉行會談。(圖/新華社)
泰國交通部已制定「陸橋計劃」時間表,明年第一季招標,第三季度動工,第一階段項目將在2030年底建成並投入運營。
泰國陸橋計劃目的是發展南部經濟走廊(SEC)的物流基礎設施,包括兩個深海港口、東部港口位於泰國灣的春蓬府,西部港口位於安達曼海的拉廊府,兩個港口與連結系統建設完成,將可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提供全球海運一條新的貿易路線,預計將使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貨物運輸時間縮短5天。深海港也可吸引對該地區工業的投資,並擴大當地就業。
泰國陸橋計劃具有雙重意義,對內是爲了均衡發展國內經濟,屬於民生意義,對外則是以更具成本效益,取代長期繞道的馬六甲海峽航線,屬於戰略意義,儘管更高度的陸資引進,也引發另一層面的批評,甚至被認爲「引狼入室」。
但從習近平4月中的東南亞三國行程,豐收的成果更值得注意的,也是打通中國大陸南向任督二脈的交通建設,可知東南亞各國最需要也是最在意的,就是經貿往往來更順暢,全球南方市場在中國大陸後院的東南亞,將因爲如泰國陸橋計劃的啓動,可以加速避免受到類似川普關稅戰的衝擊,大閉環先建構大循環市場經濟圈,東南亞繁榮可期。
此道理和中國大陸建構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圈如出一轍,泰國開通陸橋,越南接軌鐵路,柬埔寨闢鑿運河,都是經濟風生水起的渠道,相較臺灣海峽情勢,卻因爲兩岸關係幾乎走進死衚衕,形同一種堵塞狀態,再不改善疏通,短短5年之後,臺灣經濟恐將被東南亞遠遠超前,過去的所謂四小龍,只能懷舊了。
東南亞忙着通血脈,臺灣卻加緊鎖住兩岸發展,甚至連居住證、作文比賽都嚴管嚴查,先不提嚴重傷害民間情誼,任由可以運金載銀的臺灣海峽,淪爲兵兇戰危的火藥庫,相較東南亞國家領導層,只能說確實大不智,尤其臺金廈更是建構閩臺經濟圈的最佳通道,商業與戰略意義非凡,讓臺海成爲死海,最大的輸家卻是臺灣,泰國能借由陸橋計劃補足印度洋商機短板,臺灣只能望着無際的太平洋興嘆,一點生意頭腦都沒有,戰略智慧也是IQ零蛋。
東南亞各國深知不能單打獨鬥,習平前腳一走,馬來西亞首相就去曼谷,隨後泰國總理也出訪柬埔寨,合作連橫是上策,與中國大陸甚至日韓印度,共築不再因爲川普貿易戰受傷的大亞洲戰略方陣,大家都忙着拚經濟防火牆和穿雲箭,臺灣憑什麼可以偏安海角,而舍血脈相連最容易互利的兩岸渠道,選擇走已經被全球唾棄的重度倚賴美國,甚至窮於內鬥,激進撕裂兩岸關係,後果堪虞。
東南亞忙着通血,臺灣忙着鎖喉,結果將是一方血氣充足,一方逐漸缺氧,東南亞已非過去從臺灣角度慣性看待的落後國家,人家正加速造橋鋪路,臺灣卻選擇自毀長城慢性自殺,懸崖勒馬或許未晚,但是時間空間都越來越有限,如果不能在未來三年內改弦易轍,扭轉僵化的兩岸關係,面臨的恐怕不是兵兇戰危,而是如何走到槁木死灰都不自知,更令人憂慮的是臺灣新生代的前景。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