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理工師資流失 晶片島更大的國安危機(楊智強)

10月5日是世界教師日,然而理工背景教師的起薪與產業工作者相比落差顯著,這樣的流失不只是教育現場的問題,更是國家競爭力的隱憂。(全教總提供)

臺灣在全球科技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被譽爲「晶片島」,令人驕傲的產業成就,奠基於長久以來紮實的理工教育。然而,在這個光環下,我們也必須正視一個逐漸浮現的危機,就是理工專業的教育人才正在流失。

10月5日是世界教師日,我們更應關注這羣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教師證棄用數字已累計超過7萬張,背後代表許多受過完整培訓的理工師資,最終選擇離開教室,投入待遇更高的科技產業。並非因爲他們不願意教書,而是現實的薪資差距讓人難以承受。理工背景教師的起薪與產業工作者相比落差顯著,隨着時間推進,5年、10年下來,收入差距愈來愈大,許多年輕人只得在理想與生活之間,無奈選擇後者。

這樣的流失不只是教育現場的問題,更是國家競爭力的隱憂。108課綱強調AI、資訊技術與跨域探究,但在師資不足的情況下,許多課程被迫由非專業教師代理,難以完整銜接產業需求。學生能否真正學到面對未來的能力,成了一個問號。

技職體系更是首當其衝。許多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師長期不足,即使多次招考仍難以找到合適人選,只能依靠代理教師暫時支撐。教育現場人力青黃不接,若不及早補強,將影響整體教學品質。

教育就是國家最重要的戰略投資,若希望臺灣持續在國際舞臺上保持優勢,政府和社會都必須更重視教師的處境。具體來說,可以思考針對關鍵理工科教師給予適度加給,縮短與產業的待遇差距。同時應減輕教師繁雜的行政負擔,讓老師有更多時間專注在教學上,並擴大相關科系公費生名額,確保長期穩定的師資供給。

世界教師日提醒我們,教師是塑造未來的根基,也是點燃孩子夢想的火種。當社會懂得珍惜和支持這羣教育工作者,孩子才能安心學習,國家也才能穩健發展。希望我們不只在節日裡感謝老師,更能在政策與資源上給予實質支持,讓教育真正成爲培育希望的沃土,而不是人才不斷流失的戰場。

(作者爲嘉義縣教師職業工會副理事長、全教總國會聯絡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