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賴總統支持度跌破三成之後(沈政男)
賴清德總統就任滿1個月了,媒體民調顯示,他的施政滿意度低於5成,不及2016年6月,前總統蔡英文的6成滿意度。(圖/曾薏蘋攝)
賴清德總統就任滿1個月了,媒體民調顯示,他的施政滿意度低於5成,不及2016年6月,前總統蔡英文的6成滿意度。
蔡英文後來滿意度跌破3成,花了多少時間?不到1年。以賴政府目前的組成,跟當時蔡政府比較起來,以及兩者所面對的政經局勢來看,賴清德滿意度跌破3成,應該就任不到1年,甚至半年,就可能發生。
不是嗎?當賴清德旁邊站着卓榮泰與潘孟安,所謂府院三巨頭,那樣的合照畫面,大家能放心嗎?不是我看不起卓榮泰與潘孟安,而是他們確實是輕量級,卻來越級挑戰,執掌行政大權。而且,他們要面對的是蔡英文沒有的國會朝小野大局面。
好了,果然,連賴清德也越想越不放心,於是就職滿月的最重要動作就是在總統府成立三個奇怪的委員會:環境、防衛與健康。奇怪是說:置卓榮泰閣揆於何地?這三個委員會的主旨都是當前重要施政方向啊。然後你看,搞不清楚狀況的童子賢,竟然加入了!先前找你當閣揆你不要,現在纔要進入奇怪委員會,嗯,於事無補啦!
基本上這三個委員會就是賴清德掌控特質的展現:一定要鉅細靡遺抓在手上,才能放心,別人的意見聽聽就好。對賴清德來說,你講再多,什麼希望兩岸和解、核能延役,他就是好好好、有有有,然後拋諸腦後,繼續講他的「兩岸互不隸屬」、「非核家園是不能放棄的目標」。
因爲:臺灣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可以超過3趴,而明年,大家比較少注意,似乎也可以。GDP成長如果超過3趴,基本上在經濟方面,對人民就還可以交代,這樣一來當然就一動不如一靜。賴清德另外一個在意的數字當然是施政滿意度,也就是3成大關;如果沒有跌破3成,他也不會急着調整施政方向。
你看這1個月來,他講「兩岸互不隸屬」至少講了3次了,包括對《時代雜誌》也是這麼說。聽起來好像很衝,其實就是「蔡規賴隨」,甚至連馬英九前總統也拉下來當墊背,說他也是這麼說。
綜觀賴清德從520到現在的公開談話,真的,看不出他到底要做什麼!就只是沿襲蔡英文的施政架構與基調,然後東拉西扯,加添一些無關緊要的點綴,什麼臺灣也要發展太空科技云云。臺灣經濟,目前能保三,基本上就是在吃「護國神山」紅利啦!只是,還能吃多久?
賴清德附和《時代雜誌》說,中國經濟不行了!我們願意幫他!又說,臺灣對中國投資降到了1成1,已經擺脫倚賴。殊不知,這是美中對抗底下的暫時現象!中國今年的GDP成長預估,IMF已經上調至5趴以上,華爲的7奈米手機也已上市,只要他們的自制晶片能力持續提升,美國要圍堵就難上加難。
怎麼會說,臺商都轉移到東南亞與印度投資,這是好現象!就只是暫時對中國投資的預期不樂觀,所展現出來的移動效應罷了。從去年對大陸出口降到3成多,還有投資降到新低可知,民進黨先前一直說,臺灣經濟不能倚賴大陸!不然會難以抽身!事實證明,大家還不是要抽身就抽身了,哪裡危險?兩岸經貿,有利可圖就要趕快賺,你在那邊扯什麼「以商逼政」,就只是爲了你自己的選票罷了。
現在,電子業可以大賺,因爲大陸不買不行,但傳產與服務業呢?就是苦哈哈啊!怎麼會賴清德一句話就否決了重啓服貿的考慮?好吧,等到2026,臺灣GDP跌破3趴,甚至兩趴,大概就會改變想法了。
基本上,兩岸就不會打仗啊,是不是?晶片就在那裡,要怎麼打?既然如此,有錢就趕快賺,讓臺灣人的平均實質薪資拉高,而不是隻有電子業受惠。接下來撤回的臺資將會解禁,一部分就會投入房市,你說房價有可能降低嗎?趕快讓那些資金重新回到大陸吧!
至於核能延役,賴清德三心二意,一下子暗示可行,一下子又退回基本教義,其實,大局便是,民意已經不支持「非核家園」了。反核,你不可能比我還歷史悠久!我1988年就反核了。但如今,空污與碳排成了新時代議題,當初因爲害怕核災而出現的反核主張,就得重新審視。
爲了擔心核災,在臺灣各地插上高大聳立的風車,到哪裡都看到白色怪物在空中轉啊轉的,顯然已經過頭了。兩岸與核能,這兩個施政主軸,賴清德一定要好好把握,不要到了2026選舉再度大敗,纔要改弦更張。
(作者爲醫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