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防疫難脫政治紛擾(沈政男)
近日各醫院診所出現搶打流感疫苗的人羣。(慈濟醫院提供/李京升臺中傳真)
因爲明星染流感客死異鄉,又引發民衆一陣疫情恐慌,其實H1N1流感在非老年成人,也就是20到64歲,染疫後的死亡率低於千分之一,大約是萬分之五,如附圖那篇論文的圖表所顯示。
而如果是50歲以下的成人,如那位明星,染疫後的死亡率又更低了。
根本不必恐慌啦!
臺灣社會對於時事議題相當健忘,以疫情來說,已沒人記得2009的H1N1新流感了。現在流行的流感也是H1N1。
還記得嗎,當時衛生署長楊志良後來打算控告媒體,因爲名嘴在政論節目質疑H1N1疫苗研發有種種問題!該疫苗不能打!打了會有嚴重併發症!
現在看了就好笑,就因爲當時是國民黨執政,然後親綠媒體就嚴厲質疑,而到了新冠疫情,2020到2022,換成民進黨執政,親綠媒體與人士就說,喔,怎麼質疑國產新冠疫苗研發!中共同路人!
有人持續關心這兩種疫情嗎?立場如何?六個字:意識形態作祟。
還好,還是有人不想跟你們一樣,浪費時間與力氣在那邊耍政治立場的嘴皮子。
新冠疫情期間,我寫了幾百篇疫情文章,好多人來看,也獲得媒體廣泛轉載,我對疫情的預測連續20多次打敗指揮中心,因爲他們竟然連Omicron會衝上萬例這類事情也不能知道或肯定,然後許多專家在那邊講防疫、預測疫情,卻連R0值怎麼算都不知道。
我是唯一肯定告訴大家,2021那波疫情一定可以清零的人。那時,還因爲這樣的預測,被糊塗人士到疾管局檢舉,說我把疫情講得太樂觀。
整個公民社會,就是搞不清楚自己在幹嘛!有什麼事情,就是想要自保,然後滿足不了自保的需求,就會在那邊嚷嚷,然後就被政黨、政治人物,還有外圍支持者,用來獲取政治利益。
不同的是,2009那時,還沒有所謂側翼,因爲網路還不發達,臺灣社會還沒被政治議題激化到親友撕破臉書的程度。
新冠疫情結束以後,我非常訝異,臺灣社會好像忘了這件事一樣,也沒有任何人與機關,想要進行疫情與防疫的總體反省,由此可以看出臺灣社會的人文思想貧弱到什麼程度。
明星染疫而死,應該要討論的是藝人的藝術成就與社會影響,怎麼會一直在講什麼打疫苗、出國要小心、感冒不要出國之類的事情?
好像下一個就是自己一樣。
這不是健康的集體心態。
更扯的是,又開始在那邊講什麼,喔,防疫預算被亂刪!疫苗準備如何又如何!有人要大家不要打疫苗!云云,有夠可笑,因爲,就跟2009完全一樣,只是黨派立場翻轉過來。
新流感疫情結束以後,我寫過投書說,後來歐美檢討起來,該場疫情的嚴重性根本被誇大了,實際死亡率遠低於原先估計,就因爲:防疫難脫政治紛擾。附圖那篇論文就是那時出現的文章,那是對於流感死亡率研究最多的一個時期。
十幾年過去,臺灣社會在這方面不只沒有進步,反而惡鬥得更厲害!
(作者爲醫師)
研究顯示,H1N1流感在非老年成人,也就是20到64歲,染疫後的死亡率低於千分之一,大約是萬分之五。(作者提供)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