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賴總統要傾聽不同的聲音(胡文琦)

大罷免大失敗後,輿論質疑總統賴清德的身邊「是不是缺乏客觀、反映真實的意見,才導致了今天的局面」。(資料照/姚志平攝)

面對日昨726首波24位在野國民黨的立委,與停職中的白營新竹市長高虹安的罷免案全數遭到否決敗北,長期在大陸打壓下爲臺灣推行「醫療外交」的醫師姜冠宇,在其臉書粉絲專頁發文分析原因,他認爲總統賴清德的身邊「是不是缺乏客觀、反映真實的意見,才導致了今天的局面」?並期盼「專注解決社會問題,不論藍綠以蒼生爲念」。

針對此次輸到脫褲、大罷免大失敗的慘烈結果,姜冠宇表示,這個結果其實也算是好事,這次是老天告訴我們「民主不能抄近路」。他還拋問賴總統,「您有說過要『走對的路』,我相信你確實是有想過,要以更大的胸襟完成社會的溝通,引導大家走上正途」。

姜冠宇應該算是金字塔頂端、學識豐富、沒有政治意識型態的知識分子,他還「舉例」指出,他在某個場合遠遠看着總統被一羣人逢迎時,他就有這個感覺了。因爲,那些人說的都與現實感是相反的。但他也想暖男態度地對賴總統說:「這不怪您,很多國家領導人都有同樣問題,只是臺灣面臨的狀況比較嚴峻,領導人偏離基層很快就會呈現出來」。

坦白說,姜冠宇的重點就是總統不能「偏聽」也不該只跟「同溫層」互動。唯基於「政治始終來自於人性」與「總統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來看,賴總統的身旁確實可以「類和珅解壓」的角色,但同時也應有「類劉羅鍋講真話」的諫臣,誠如美國男星布萊德彼特在電影「末日之戰」中,以色列政府決定「改革情報處理的方法」,建立了「The tenth man+制度」:如果9個人看着相同的情報,得出相同的結論,那麼第10個人必須提出異議,無論這個意見看上去多麼離譜,這個人必須假定其他9人都錯了,並設法證明。當然,舉這個例證只是希望賴清德總統如果真想要Do somethings,就必須有聽取不同意見的雅量與決心,方能成事。

而就在726被投下「類期中選舉」的「類不信任投票結果」出爐之後,誠然如姜冠宇所言,今天這一場就過去了,讓它過去吧!也慶幸社會不用再繼續消耗資源。唯要善意提醒一下賴總統,真的無須再解釋什麼「不是某一方的勝利,也不是某一方的失敗…」,此際真正能重新贏回民心的方法,就是務實解決臺灣當下所面臨的各種挑戰。

(作者爲親民黨發言人)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