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空污和光電 問題更大(陳清雲)
臺中市長盧秀燕指出,中火有「火力全開」現象;臺電強調,遵守「臺中電廠非空污季運轉不超過9部」的承諾,不會火力全開。(本報資料照片)
核三廠於5月17日深夜除役,象徵臺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時代。然而,環團纔剛歡呼「告別核電」,迎來的卻是火力全開的「火燒島」現實。據臺電公開數據顯示,核三停機後,火力發電佔比暴增至92%,燃煤、燃氣日夜焚燒,PM2.5飆升,中部空污惡化,民衆怨聲載道。
臺中市長盧秀燕指出,中火僅一夜間發電量就增幅達50%,用煤量直線上升;臺中市議會與民代接連質疑,政府口口聲聲要減煤,實則開足馬力「以肺發電」。發展AI、半導體要靠穩定電力供應,卻因廢核失去基載電力,產業發展將成空談,外資更對電網穩定性心存疑懼。非核家園,成了民生與經濟的雙重詛咒。
更諷刺的是,原本用來替代核電的綠能政策,竟淪爲政商勾結的貪腐溫牀。臺南力暘光電弊案揭露官商聯手違法圖利91億元,公務員爲業者「解套」小二甲禁令、僞造文件、違規變更農地用途,只爲讓光電案場得以繼續吸金售電。臺電被迫高價收購綠能,兩年補貼金額高達3千億,卻無法帶來穩定電力,反而讓全民電價三度上漲!
從高雄、臺南無預警停電,到電纜故障頻傳,民衆對供電的不確定性充滿焦慮。政府強調備轉容量率尚可,卻難以否認實際跳電與空污的事實。火力發電短期補上缺口,長期卻帶來健康風險與臺電財務虧損;而再生能源佔比偏低、技術不成熟,根本無法在短期內承接核能的缺口。
此時全球正重新擁抱核能,德國亦轉變反核立場,投資小型模組反應爐(SMR),尋求穩定與潔淨的能源選項。反觀臺灣,在全民缺電、空氣變黑、財政透支的困境中,卻堅持錯誤的能源政策而不願回頭,不啓用已完工的核四,不延役安全無虞的核三,只爲政治正確而非理性決策。
臺灣不該成爲「火燒島」,不該爲圖利綠電業者而犧牲全民健康與荷包。政府若真心爲人民着想,應立即重啓核電延役評估,引進新式核能科技,並徹查所有綠能弊案,重建乾淨、安全、永續的能源藍圖。(作者爲前立法院法制局局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