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機器人跳扭秧歌及遛機器狗的價值鏈佈局(廖明輝)

16個「宇樹」人形機器人登上今年央視春晚舞臺,表演中國東北「扭秧歌」與人類舞者一起旋轉着紅手帕,驚豔全國。(央視頻道)

《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日前以「中國的電動汽車巨頭正在大力投資人形機器」爲主題發表評論,文章以16個「宇樹」人形機器人登上今年央視春晚舞臺做開始,描述這些穿着鮮豔花襖,表演中國東北「扭秧歌」與人類舞者一起旋轉着紅手帕,如何驚豔全國,讓觀衆驚歎機器人技術的進步。

2月底,「宇樹」人形機器人更在上海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GDC)展示牽繩「遛」四足機器狗技術,這樣的發展不僅是機器人的突破,更反映出全球機器人產業價值鏈佈局趨勢。說明新世代機器人不再侷限於單純的重複作業或展示性表演,而是透過高扭矩關節完成跳舞等複雜動作,搭配4D廣角雷射雷達,展現出多種互動與移動功能。象徵未來機器人將不僅是工業自動化的延伸,也將進一步切入服務、表演甚至個人家用的多元領域。

中國擁有龐大的電動車產業經驗,感測器、執行器與智慧運算的技術與人形機器人技術重疊,使得電動車企業大舉跨足機器人研發,甚至開始量產配備高強度扭矩電機或深度視覺感測器的人形機器人。摩根士丹利報告亦指出,中國掌握全球人形機器人供應鏈百分之六十三的關鍵企業,意味着中國廠商能以更具競爭力的成本迅速擴增產能,加速人形機器人市場普及。

從價值鏈角度來看,人形機器人大致可分爲「大腦」、「身體」與「整合商」三大環節。大腦包括AI晶片、感測資料分析與深度學習演算法等軟體核心;身體則涵蓋機器人關節、減速器、伺服馬達乃至電池技術;至於整合商則扮演把硬體模組與軟體控制串接的關鍵角色。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能在人羣中跳舞、奔跑,或拿起繩索牽引機器狗,背後正是經由這三大模組的緊密整合所形塑的成果。過去,工業機器人多鎖定焊接、搬運、組裝等應用,如今在人工智慧與感測技術演進下,日漸出現具備高靈活度的機器人平臺,可望與原先的產線自動化應用形成互補。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成爲推進人形機器人的重要推手。先前包括比亞迪、小鵬、蔚來等都在自動駕駛、電池與雷達感測等技術領域累積足夠經驗,開始將這些能力移轉到機器人身上。各家傳統車廠或新創公司紛紛研究如何在工廠部署人形機器人搬運零件進行安裝,或透過自主移動機器人巡檢廠區環境。機器人與人類的互動方式是目前技術發展重要課題。

當前的機器人大多透過AI語音助手與視覺識別技術進行人機互動,但這種交互方式仍然較爲初級,機器人無法真正理解人類意圖並做出相應行動。例如,特斯拉的Optimus機器人仍然需要大量訓練與調整才能流暢完成複雜任務,而宇樹科技的G1機器人雖然可以跳舞,但仍需要進一步軟體優化才能在更廣泛場景應用。未來,透過強化學習與更高效的人工智慧技術,機器人將能夠更自然地適應不同環境,並執行更加複雜任務。

從長遠來看,機器人產業正處於一個高速成長的階段,中國、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國家都在積極佈局機器人技術,試圖在全球市場取得領先地位。隨着技術的進步與生產成本下降,未來人形機器人將不再只是舞臺上的「表演者」,而將真正進入工廠、醫院、物流中心甚至家庭,成爲人類日常生活的助手。這場機器人革命纔剛剛開始,未來的技術演進與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值得業界持續關注與研究。

(作者爲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