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國民黨主席應具備的條件(許弘霖)

黨主席的最重要任務就是當凝聚全黨的「桶箍」,也就是俗稱的「造王者」(kingmaker)。基於此,黨主席有好人緣且備受敬重,當然就是出線的關鍵。(王英豪攝)

現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宣佈,爲呼應黨員要求,願意力挺民間聲望極高的臺中市長盧秀燕競選下任主席,帶領全黨邁向重返執政之路。由於朱主席並未將話說滿,尚留登記參選的一席空間,也引起各方不同解讀與討論。

隨着民主政治的深化,國人對選舉日益嫺熟,強人領導色彩也從朝野政黨逐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各家爭鳴與公開競爭。然而,國民黨已有3次接連在全國性大選敗北,黨員自然會對下任黨主席寄予厚望,期盼能借着成功回擊大罷免的高昂鬥志,選出能團結黨員士氣、凝聚國人共識的新任領導人,重新拿回中央執政權。

身爲黨代表,也是長年致力於推動兩岸和平的臺商,筆者在此對黨主席選舉有幾點建議。

首先,黨主席本身必須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並有募款能力。國民黨在民進黨政府這幾年高喊「轉型正義」口號之下,黨產遭凍結,黨主席最頭痛的問題就是黨工薪水及日常支出,更不用說退休老黨工的退休金了。朱主席這些年確實爲黨的經費四處奔走,也憑藉幾次勝選成功爭取到不少捐款,雖然黨組織近年已瘦身不少,但捐款額仍是杯水車薪。因此,新任黨主席的條件之一,甚至是最重要的基本要求就是募款能力,因爲有糧草才能打勝仗。

其次,鑑於兩岸關係是中華民國最重要的涉外事務之一,黨主席若能具備與中國大陸及臺商互動良好的能力,對促進臺海和平穩定與爭取兩岸對話來說,將是一大加分強項。

更重要的是,臺海情勢近年來屢被國際社會認定是最可能引爆戰爭的熱點之一,但賴清德總統毫無緩解兩岸緊張對峙的真心誠意,反而想借着兩岸衝突鞏固政權。因此,最大在野黨主席勢必要承擔起推進兩岸和解與對話的重責大任,一方面能獲得對岸領導人的善意回應,另一方面又能得到國人的高度信任,就成了國民黨主席必備條件。

第三,國民黨長年被扭曲爲「老人黨」,就是因爲黨領導層年紀普遍偏高,容易與民意脫節。朱主席近年來重用不少青年黨工,成效不錯,近期一支「萊爾校長」短影音備受社會肯定與流傳,深受年輕族羣喜愛,說明了國民黨並非做不到。因此,筆者建議,黨員何不另類思考,大膽支持較年輕世代競選黨主席,給予外界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引進更多新血爲黨組織增添活力。

一個新陳代謝快的組織才能順應時代潮流並快速反應民意,進而吸引更多不同政治光譜選民的認同與支持。此時正是國民黨改朝換代的最佳時機!

第四,黨主席除了能增加黨的社會支持度外,更需要人緣與親和力。作爲黨主席不能有私心,更不該將這職位當成政治跳板,而是無私地化身爲國民黨重返執政的最佳助選員與墊腳石。

有了前幾次的慘痛教訓,黨主席的最重要任務就是當凝聚全黨的「桶箍」,也就是俗稱的「造王者」(kingmaker)。基於此,黨主席有好人緣且備受敬重,當然就是出線的關鍵。

最後,一個好的領導人不僅具備過人智慧與威信,也要有膽識與雅量讓更多有能力的人出來爲國家與政黨服務,更具備長遠眼光培育青年菁英,訓練出下一代政黨接班人才。領導人要有察納雅言、無懼批評的肚量,也要有廣納賢士、爲黨舉才的氣度。蜀國能與曹魏孫吳三足鼎立,就是因爲劉備自知不足而禮賢下士,才造就千古流傳的三國佳話。

民進黨已因大罷免大失敗而陷入內亂,賴清德總統若無法儘快平息黨內派系之爭,勢必會對其執政造成難以想像的影響,亦將爲明年底、甚至2028年大選帶來巨大沖擊。現在,正是國民黨吹響勝利號角的開始。

在此,誠摯希望本黨同志們爲國爲民捐棄前嫌,選出符合上述條件的領導人,共同爲中華民國及本黨創造中興大業與盛世。

(作者爲中國國民黨大陸地區黨代表)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