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大罷免是對賴政府的期中考(孫家瑞)

民進黨執政剛滿一年就因國會未過半而造成施政困難,執政黨想用盡一切資源藉着罷免再重新投票一次,等於是將期中考提前,等於是賴總統自己請人民幫他執政一年打分數。(圖/本報系資料照)

臺灣有兩個重要的選舉,一次是直轄縣市長選舉也是九合一選舉,一次是總統直選,兩個大選都是4年一次,巧合的是,一個是遇上每屆的世界盃足球賽,一個則是每屆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而這兩個選舉正好間隔兩年,誠如美國的總統大選完兩年後的參衆兩院及州長的改選,又稱「期中選舉」,等於是總統的「期中考試」。總統這兩年施政滿意度及表現用一次選舉做爲自己未來施政的風向球及是否能夠連任的參考依據。

因此在臺灣九合一大選成了執政黨的期中考試,因此重要性不言可喻。而臺灣較小,參加市長選舉者知名度提升,民調領先,往往也是下屆總統大選的「口袋名單」。

但臺灣選舉經常呈現「鐘擺效應」。是指在兩黨制政治體系中,選民在政黨輪替中,每隔兩年間的大選,傾向於在不同政黨之間來回投票的現象。這種現象就像鐘擺一樣,在兩端來回擺動,反映了選民對執政黨表現不滿意,轉而支持在野黨,希望改變現狀,但當在野黨上任後,選民又可能因爲同樣的原因而再次轉向支持原先的執政黨。

以蔡英文總統執政8年爲例,這期間隔了兩次的九合一選舉,都是國民黨大勝,雖有鐘擺效應,但也着實使民進黨憂心,使其施政更加朝照顧民意、貼近民心而努力。

而今年民進黨執政剛滿一年就因國會未過半而造成施政困難,但這本來就是當初民意的選擇,而如今執政黨想用盡一切資源藉着罷免再重新投票一次,等於是將期中考提前,等於是賴總統自己請人民幫他執政一年打分數。

這一年來,兩岸關係持續惡化,臺灣變成一言堂、司法雙標當打手、言論自由被箝制、團結國家十講成了笑點、颱風救災不力、恐嚇刑法100條伺候異己、揶揄普發現金1萬等等,以上種種都是這個國家這一年發生的事,人民對政府負面的觀感印象必定是深刻的。

以「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的態度抹紅在野黨的赴陸交流,以國民黨已經不反共當作這次大罷免的焦點,在野黨立委若有親共賣臺疑慮,那檢調單位爲何不處理?倒是府院黨高層身邊早有一堆共諜的確實證據,這纔是我們最大的國安危機不是嗎?

臺灣要朝野要彼此團結已經相當不容易,面對兩岸問題、關稅問題、通膨問題、社會低薪及自殺問題,臺灣還有相互仇恨分裂的本錢嗎?

選舉過後不滿意再罷免,罷免完再補選,不滿意再……,如此惡性循環,不但臺灣每年都在選舉,更是勞民又傷財,執政者最後的目的是否朝「獨裁」而前進呢?

這次的大罷免到如今早已成爲了政黨對決,也是一場對於賴清德政府的信任或不信任投票。

若民主失去制衡,只有40%民意的少數是否會將「綠色恐怖」發揮到何種程度?期中考提前了,大家務必謹慎答題纔是。

(作者爲金融分析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