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鯤號進度延宕 顧立雄:當初設想太樂觀

民進黨立委羅美玲20日在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質詢指出,當初我方設定潛艦國造進程,有過度樂觀之嫌。記者程嘉文/攝影

國造潛艦「海鯤艦」目前面臨測試與進度延宕問題,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在立法院承認,相比其他國家自制、新造潛艦,第一艘通常要7年以上,還有16年的例子,我國則只設定5年,過於樂觀,「沒有理解現實,尤其沒考慮我們的國情」。不過他也強調,仍有信心潛艦可以完成,但「需要多一點時間」。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上午邀請顧立雄、臺船公司董事長陳政宏等人列席進行國造潛艦專案報告並備質詢,民進黨立委羅美玲問,當初設定潛艦國造進程,是否過度樂觀?顧立雄說,確實如裝備、技協等,時程安排無法如我方想像,「隨叫隨到」,面臨時程延宕。

羅美玲問,我國當初設定造潛艦隻花5年,是否太快?其他國家通常要多久?顧立雄答詢時指出,要看是技術成熟國家還是首度新造,後者通常都7年以上,有的到16年。現在看的確當初沒有理解現實,尤其我們的國情特殊,以至於在時間、籌獲裝備開始遇到困難。羅美玲又問,可能一直延下去嗎?顧回答,會努力,但確實落後。

羅美玲說,近日出現大量譏諷海鯤艦的短影音,很多看起來都出自對岸,國防部如何面對假消息?會不會因爲事涉機密無法迴應?顧立雄說,如果不是機密,都會馬上應處,但有些的確受法規約束。

國民黨立委馬文君則指出,這幾年在野黨立委關注潛艦,動輒都被戴上意圖破壞本案紅帽子,但事實證明,暴露最多消息的是前顧問、臺船、國防部。馬文君引述某週刊前年的報導,前立委趙天麟在訪問中宣稱,立委前往臺船視察時,潛望鏡、魚雷管等裝備都已到位,但是後來的事實卻證明,當時潛望鏡根本還沒到貨,卻也照樣亂放消息,反而是提醒的人都被打擊,「到底是誰在認知作戰?錯假訊息的來源是誰?」

馬文君問,潛艦主機要考慮水下操作,和車用引擎不一樣,到底海鯤艦的主機是否如外傳,是卡車或巴士用的?海發中心主任顧志中說,都是找具備輸出許可的廠商。馬文君追問,請保證它到底是否潛艦用的主機?臺船董事長陳政宏說,對方是柴油機大廠,產品有很多種,我方當時受限輸出許可,只能採用多個功率較小主機的方式,但的確是船用的。他也承諾馬文君,將提供相關證明文件給立院。

曾任海軍司令、任內首先倡議自制潛艦的立委陳永康則說,如今關鍵是要降低風險,「安全不能妥協,性能可以檢討,時間要有裕量」。他也指出,後面7艘潛艦的建造時程估計太過樂觀,臺船與海軍要掌握裕量,價格部分有必須掌握通膨。

立委徐巧芯問,我國向美國租借測試用操雷,用於測試海鯤艦發射魚雷攻擊目標的能力,租期是何時?海軍參謀長邱俊榮說,今年5月到明年5月。徐巧芯問,本科目要在哪一個海測階段進行?邱俊榮說是「淺水潛航」階段。徐巧芯追問,在約滿之前,海鯤號來得及完成潛航測試嗎?邱俊榮回答有信心完成,徐巧芯則質疑:「你們永遠說有信心,4月你們也說海測來得及,到時候呢?如果明年5月沒完成怎麼辦?」邱俊榮回答:盡力達成,如果真的有困難,會向美方申請租約延長。

國防部長顧立雄20日在立院答詢時承認,其他國家新造潛艦,通常要7年以上,還有16年的例子,我國當初只設定5年,過於樂觀。記者程嘉文/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