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鯤號又延?顧立雄認「11月交艦有挑戰」:以安全品質爲上

國防部長顧立雄坦言海鯤號潛艦11月交艦「有挑戰性」,他14日受訪進一步指出,潛艦在技術上的問題都能克服,但需要時間,會在合乎安全與品質的條件下展開潛航實測,一切以安全品質爲上。(本報資料照片)

外界關注潛艦原型艦海鯤號測試進度,海軍13日表示,目前尚有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儎臺管理系統(IPMS)等2項,完成調校後可達潛航必要條件,國防部長顧立雄也坦言11月交艦「有挑戰性」;顧立雄今(14)日受訪表示,潛艦在技術上的問題都能克服,但需要時間,會在合乎安全與品質的條件下展開潛航實測,一切以安全品質爲上。

顧立雄今日隨行政院長卓榮泰赴立法院做施政報告,他在會前針對潛艦交艦進程延宕問題受訪表示,昨日已跟立院做相關的秘密報告,並充分說明,國防部認爲技術本身沒有問題,但在電力管理系統自動充電以及IPMS等問題,在技術面上都可以克服,只是還需要一點時間。

他強調,11月要完成交艦有相當大的挑戰性,國防部還是會在合乎安全與品質的條件下進行潛航實測,一切以安全品質爲上。

民進黨立委、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委員沈伯洋認爲,世界各國其實在建造首艘潛艦時,畢竟是自有技術與國外廠商合作,所以整合這些不同的系統就會很花時間,西班牙之前犯了錯誤後,甚至造了10幾年。

他認爲,因此以臺灣來講,當我們施加這些不當的壓力在海軍或是廠商身上時,會造成這些人員非常大的壓力,因爲大家都是爲了讓潛艦能安全的在戰術、戰略上運用,一切應不要以如期爲主,要確定系統整合安全、能夠達到戰略目的後再交艦,而交艦過程當中若有延遲,契約本身有明定相關規定,應該怎麼做就按照契約處理即可。

至於海鯤號潛艦的交艦期程,沈伯洋指出,海鯤號之所以要不斷的做測試,就是爲了要發現問題,一旦發生問題就要重新解決,然後克服這個技術問題,甚至要等到相關技術人員到臺灣後再一起協作,其實是要非常長的期程。

他強調,寧願是看到測試時發現的系統整合問題解決後再交艦,而非爲要爲趕上原定的交艦日期,結果潛艦發生問題,既然潛艦的用途是爲了作戰,最重要的就是保護國軍弟兄的安全,人命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