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臺灣懷璧其罪...川普入股金到位 英特爾:保親兒子

此前該美國晶片大廠與川普政府達成協議,以《晶片法案》補助款換取該公司近10%股份。Zinsner週四表示,美國政府入股是爲了鼓勵英特爾守住晶圓代工事業的控制權。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日前受訪時證實政府將以晶片法補助款換取入股英特爾,並強調在晶片製造方面,美國不能過度依賴臺灣。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週三表示,全球99%的先進晶片都在臺灣生產,這對美國而言,是1973年石油禁運危機以來未曾見過的國安風險,川普政府必須爲美國經濟進行「去風險化」。

根據這份協議,如果英特爾對自家代工事業的持股比跌破51%,那麼美國政府便有權在5年間以每股20美元額外認購英特爾5%股權。Zinsner表示,我們的持股比不太可能跌破五成,因此,我認爲這份認股權證最終可能無用武之地。

週四,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商務部還在敲定英特爾與政府之間的協議,還有許多細節有待商榷,「川普總統提出這項協議,而商務部長正在將之付諸實行」。

英特爾已經採取行動將代工業務與設計業務分開。該公司先前曾透露自家代工事業可能引進外部投資者,公司已經設立獨立的管理委員會負責該部門。

Zinsner週四對此表示,如果要引進外部投資者,英特爾較傾向於引進「策略性投資者」,而非財務投資者,但他也表示,這是數年之後的事。

7月時,英特爾曾透露其代工業務的未來取決於能否爲其下一代14A製程贏得一個大客戶;如果沒辦法做到,那麼英特爾可能會「徹底退出代工業務」。

週四,財務長Zinsner有意淡化這個其代工業務可能面臨的風險,稱英特爾正全力以赴在明年爭取到一位大客戶,但他也表示,在開發下一代製程工藝時,英特爾也將致力於保持財務紀律。Zinsner表示,若14A只能提供英特爾內部使用,這樣的投資過大,無法爲股東帶來「適當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