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攬才專法修法拚最快年底上路
因應人才需求,國發會攬才專法修法,力拚最快年底上路。 (國發會提供/洪凱音臺北傳真)
國發會推出《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正草案提報行政院並完成審查,爲打造一套完整的法制與服務體系,從擴大適用對象、數位遊牧更彈性、取得永居更容易以及加強社會保障等4面向強化,若此會期順利通過,力拚年底前上路;國發會表示,預計到2028年,以吸引6萬專業人才、5萬僑外生、1萬數位遊牧人才來臺就業爲目標。
國發會人力發展處長謝佳宜分析,臺灣正面對少子化與高齡化雙重衝擊,工作年齡人口逐年下降,產業轉型升級高階人才需求孔急,加上全球競逐國際人才日益激烈,若不有效因應,人才外流與缺口將進一步擴大;國發會因應挑戰,自2018年起推動《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打造一套完整的法制與服務體系,協助外國人才來臺工作、生活與永居。
外國人才專法於2018年實施後,國發會2020年設立「臺灣就業金卡辦公室」、2023年成立「Talent Taiwan 國際人才服務及延攬中心」(下稱Talent Taiwan中心)、2024年成立Talent Taiwan中心南部辦公室,整合各部會資源,從簽證、就業、生活到稅務制度,提供外國人才一站式協助;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外國專業人才與特定專業人才累計人次已突破 7.3 萬。
謝佳宜指出,隨國際環境變遷、人才樣貌多元,原有制度雖已見成效,仍需與時俱進;爲擴大制度效益、吸引更多高潛力人才來臺,國發會正推動外國人才專法修法作業重點包括,國外頂尖大學畢業生、特專配偶得自由工作、畢業僑外生可留臺尋職且免許可、數位牧民停留期限最長至2年、一定條件對象1年取得永居、優化外國人才在臺社會保障等;藉由此次修法,期望讓制度更周全,吸引更多人才不僅僅來臺工作,更願意留下生活。
因應遠距辦公趨勢,國發會於今年1月啓動數位遊牧試辦計劃,提供具專業且能遠端工作的外籍人士最長3+3個月簽證,並在臺南、臺東建置示範場域,結合地方生活協助與交流空間,吸引全球優秀青年來臺短期體驗。至今已成功吸引近千名數位遊牧者,未來將擴展至高雄、嘉義等地,結合在地特色,推動新創與在地共創發展。
國發會舉例,陳士駿便是在這片土地上創辦了新創公司「釀才室」,爲新創產業注入動力;來自印度的Uttam Patil夫妻,專注於生技領域,並推動國際交流,更積極投入國發會海外攬才活動,推廣臺灣的就業機會與宜居環境;Mark Birch曾在AWS任職,現已選擇定居臺灣,創立新創事業並貢獻國際經驗;Twitch創辦人Kevin Lin則將遊戲及多媒體公司設於臺灣,並讓孩子在此就學。
今年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親自率團赴美西推動「鮭魚返鄉」行動,積極吸引海外人才返臺發展,此行動前往矽谷、洛杉磯等地,與當地僑界與科技界專業人士進行深入交流,介紹臺灣的發展潛力與創新機會,併爲返臺的人才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協助他們順利融入臺灣的產業環境。
具科技背景的鄭先生即在參與活動後決定返國,透過 Talent Taiwan中心協助,成功串接獵才公司與臺灣科技企業,現已順利返臺,加入竹科科技公司擔任研發中心資深處長。他表示臺灣具備發展舞臺與機會,盼以國際視野及經驗,爲臺灣注入更多創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