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期貨有色金屬類日報8.28
來源:市場資訊
銅:
隔夜LME銅震盪偏弱,國內銅低開後窄幅震盪,國內現貨進口窗口持續打開。宏觀方面,昨晚美國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表示美聯儲獨立性極其寶貴,美聯儲每次會議都是可能行動的實質性會議。近期市場關於美聯儲獨立性的討論再增強,若美聯儲獨立性受到質疑,市場無疑會加大對貨幣政策寬鬆預期的下注。國內方面,股市快速調整引起市場警惕。庫存方面,LME銅庫存增加1100噸至156100噸;Comex銅庫存增加1508噸至248360噸;SHFE銅倉單下降1630噸至21287噸;BC銅維持5797噸。需求方面,季節性淡季漸進尾聲,下游訂單有望逐漸回暖,而廢銅開工持續低位下,有利於精銅替代。美銅相比LME升水繼續下探,未來可能在巨量庫存壓力下逐漸轉爲貼水,則市場可能擔憂美銅庫存衝擊海外。不過,站在國內淡季結束終端訂單回升角度去看,因進口窗口近幾月未能有效打開,國內存在加工企業補庫和社會庫存再次快速去庫的預期,這也會帶動LME進入去庫階段,有利於銅價企穩回升,但相對而言9月旺季弱於上半年,因此價格潛在上行空間恐有限。
鎳&不鏽鋼:
隔夜LME鎳跌0.59%報15190美元/噸,滬鎳跌0.77%報120890元/噸。庫存方面,LME庫存增加72噸至209220噸;國內 SHFE 倉單減少61噸至22025噸。升貼水來看,LME0-3月升貼水維持負數;進口鎳升貼水維持400元/噸。鎳礦方面,價格表現平穩運行。不鏽鋼方面,不鏽鋼供應環比有所增加,庫存壓力稍有顯現,但成本端鎳鐵少量成交價格上漲。新能源方面,三元需求逐漸走強,下游備貨意願或有增加,原料端供應相對偏緊。一級鎳方面,周度庫存環比減少。整體基本面變化不大,產業鏈矛盾並不突出,價格仍偏震盪運行。
氧化鋁&電解鋁&鋁合金:
氧化鋁震盪偏弱,隔夜AO2601收於3046元/噸,跌幅0.65%,持倉增倉7430手至24.5萬手。滬鋁震盪偏弱,隔夜AL2510收於20680元/噸,跌幅0.82%。持倉減倉17795手至25.2萬手。鋁合金震盪偏弱,隔夜主力AD2511收於20270元/噸,跌幅0.83%,持倉減倉239手至8215手;現貨方面,SMM氧化鋁價格回落至3233元/噸。鋁錠現貨平水至貼水20元/噸。佛山A00報價回漲至20790元/噸,對無錫A00報貼水30元/噸,鋁棒加工費包頭臨沂持穩,新疆河南廣東南昌無錫下調20-50元/噸;鋁杆1A60系加工費持穩,6/8系加工費持穩,低碳鋁杆下調53元/噸。氧化鋁復產節奏增加,倉單開始逐步積累,過剩預期持續給予上方施壓。幾礦價格因雨季發運減量後出現上浮,9.3閱兵期下國內礦石開採或受限。成本支撐同步走強下,氧化鋁處於整體偏弱但深跌受限的格局。國內主銷地鋁錠入庫量下滑,下游備貨規模提升,是否形成周期性拐點仍需金九前最後一週證實。鋁價存在支撐,持續關注鋁錠庫存拐點。
工業硅&多晶硅:
27日工業硅震盪偏弱,主力2511收於8525元/噸,日內跌幅1.56%,持倉減倉6281手至27.6萬手。百川工業硅現貨參考價9442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下調36元/噸。最低交割品#421價格回調至8750元/噸,現貨升水擴至245元/噸。多晶硅震盪走弱,主力2511收於48690元/噸,日內跌幅4.89%,持倉增倉17059手至15.5萬手;多晶硅N型復投硅料價格漲至49000元/噸,最低交割品硅料價格跌至49000元/噸,現貨貼水收至95元/噸。工業硅成本隨硅煤價格提升,硅廠向貿易商出貨量高而下游購貨量偏少,上下空間收窄、延續調整節奏。反內卷完成對多晶硅價格的基本把控,西南放產下社庫和倉單持續增壓,產業出清並未實際推進,多晶硅量價分離格局持續擴大。多晶硅現貨跟隨下游市場情緒降溫、開始向下調價。短期反內卷相關動態對短期盤面存在仍存驅動,或引導預期修正下回調幅度。建議謹慎高位布空,工信部9月底前啓動節能專項監察相關執行細則或將更新,持續關注政策推動限產落地情況。
碳酸鋰:
昨日碳酸鋰期貨2511合約跌0.23%至78860元/噸。現貨價格方面,電池級碳酸鋰平均價下跌100元/噸至81600元/噸,工業級碳酸鋰平均價下跌100元/噸至79300元/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粗顆粒)下跌50元/噸至77030元/噸。倉單方面,昨日倉單庫存增加787噸至27477噸。基本面來看,供應端生產小幅放緩,減量主要還是由於雲母停產所帶來的,後續來看,隨着前期價格走強和海外進口的增加,鋰輝石提鋰依舊有望持續增加,對於供應來看,有更多的鋰礦轉化爲碳酸鋰的形式存在,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礦價成交價格維持高位,對碳酸鋰價格仍有一定支撐;需求端8月合計需求環比增加6%,9月迎來傳統旺季,下游排產或表現依舊景氣,疊加客供比例下降,下游備貨意願較強。庫存方面,社會庫存維持14.1萬噸水平,但呈現出兩週小幅去庫狀態,且結構上顯現出來下游採購行爲增加。昨日鋰礦消息面擾動,鋰價前強後弱。已知資源項目的生產問題基本落地,上週價格快速上漲後短期面臨回調壓力,等待新的擾動因素驅動價格,短期關注鋰礦成交價格,而中期關注其他項目需要於9月30日前完成報告編制並報送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