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交易商熱炒有色金屬期貨 引發倫敦金屬交易所問詢
財聯社3月25日訊(編輯 史正丞)面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大肆擾亂全球貿易的現狀,一些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商似乎也在倫敦激進炒作,引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關注。
根據週二凌晨的最新報道,知情人士透露,能源交易巨頭維多集團(Vitol Group)、貢渥集團(Gunvor Group)在過去幾個月LME臨近到期的鋁合約中都持有大量多頭頭寸,這些頭寸有時甚至超過了LME倉庫中現成的庫存。
與此同時,另一家跨國能源交易商摩科瑞 (Mercuria)近期也成爲LME的銅合約大買家,似乎是準備將大量的銅運往美國,押注美國關稅亂局引發的金屬價差擴大。
摩科瑞的金屬和礦產主管Kostas Bintas此前曾表示,正在向美國運輸8.5至9萬噸的銅。
相較於傳統金屬交易巨頭嘉能可、托克,過去一年裡能源交易商進軍金屬領域一直是行業熱門話題,他們開出高額薪資和獎金,在市場上大規模招聘專業人才。與老牌金屬交易商有渠道直接從生產商那裡獲得穩定低價貨源不同,新入場玩家的進貨渠道相當有限。
LME的金屬合約以實物交割,雖然大多數頭寸會在合約到期前平倉,但持有到期的交易者可以接受全球各地LME倉庫的實物金屬。所以,新玩家“踊躍拿貨”的操作,可能會對空頭造成壓力——鋁現貨價格已經相對3個月後的期貨出現溢價,這就是市場緊張的標誌。
知情人士透露,近幾個月LME曾詢問過維多、貢渥有關他們持有鋁頭寸的情況。一般來說,交易所通常會主動聯繫在即將到期合約中持有大頭寸的交易商,問問他們準備怎麼處理手裡的倉位,同時避免擾亂市場。
這個行爲還有另一層含義:鼓勵交易商減少頭寸。
對於最新報道,LME的發言人迴應稱,交易所通常會要求市場參與者提供進一步的倉位管理信息,並有權要求適當管理倉位。
知情人士稱,維多和貢渥分別在2月和3月的LME主力鋁合約建立了鉅額多頭頭寸。官方數據顯示,在今年2月14日(2月合約交割前3個交易日),有一個交易商持有至少30%的未平倉合約頭寸;而在3月14日,也有一個交易商持有至少30%的3月合約未平倉頭寸。
這裡的30%,可以理解爲合約對應遠超20萬噸的鋁。在同一時期,LME倉庫中的註冊倉單(可立即供應給買家的公開庫存)也不過在20.4萬噸至25.8萬噸之間波動。
除了爭搶貨源以外,金屬交易員也是過去一年裡各家爭搶的對象。
對於老牌能源交易商而言,在俄烏衝突帶來“潑天富貴”之後,正處於重新投資過去幾年鉅額利潤的週期。市場規模更小的金屬交易傳統上是比較“窮”的一個賽道,但能源交易商對業務多元化的需求已經重塑供需關係。
一些行業獵頭表示,現在也是過去幾十年裡,首次出現金屬交易員需求比能源交易員更多的情況。除了基本工資和提成比例普遍上漲外,現在招聘金屬交易員還得提供更大的簽約獎金和保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