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閔:政府不提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 因無真正的臺灣意識

中華民國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及中華民國軍系社團,昨上午舉行「對日抗戰勝利八十週年」紀念大會,演出「四行倉庫」行動劇,重現女童軍楊惠敏送國旗到四行倉庫。 記者林俊良/攝影

昨天九三軍人節,適逢抗戰勝利八十週年,但民進黨政府對二戰歷史的態度引發各方質疑,臺灣大學前校長管中閔批評,政府不提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原因是主政者沒有國家認同、甚至沒有真正的臺灣意識。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強調,抗戰是中華民國政府領導的歷史事實,不容竄改扭曲,賴總統竟以戰敗國口吻,用「終戰」形容抗戰勝利,是國人之恥。

中華民國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昨在臺北中山堂前舉辦「對日抗戰勝利八十週年」紀念大會,除了國防部前部長伍世文等七位退役上將出席外,更有現年已一○二歲的青年軍抗戰老兵李慶榮到場,接受致意。

管中閔致詞表示,現在這個政府,不提抗戰、不提國軍犧牲,不提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這算什麼抗戰紀念?他痛批,政府會這樣,是因主政者沒有國家認同、沒有民族氣節、甚至沒有真正的臺灣意識。

管中閔說,政府無法壟斷一切歷史話語權、解釋權,「政府不做我們做」,他呼籲民間一起傳遞抗戰勝利、臺灣光復的光榮歷史記憶。

許久未公開露面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說,若對日抗戰沒有取得勝利,不僅中華民國不復存在,臺灣也不會重回中華民國版圖,「我們不僅是臺灣人,也是中華民國國民,我們都熱愛臺灣這塊土地,更應當重視臺灣光復的這段歷史。」

桃園市長張善政昨表示,當中共透過電影、閱兵等方式,積極爭奪話語權,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更要捍衛歷史真相,立場不能模糊,必須勇敢傳達給世界,抗戰勝利就是由中華民國政府與國軍所領導,沒有第二種詮釋空間。

張善政強調,「抗戰的旗幟,由國軍舉起;抗戰的勝利,由國軍贏得。這是血淚寫下的歷史,也是誰都抹不掉的真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