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政經總對抗 臺灣的挑戰與因應?
▲節節升高的美、中關稅貿易對抗競賽,彷如兩隻大象在打架般的熱鬧。(圖/路透)
●陳淞山/專欄作家
節節升高的美、中關稅貿易對抗競賽,彷如兩隻大象在打架般的熱鬧,他們各自藉由國際政治舞臺上的合縱連橫操作,串聯成相互拔河對抗的政經聯盟展開更加深入的廝殺,真正直接影響且有重大安全疑慮的就是臺海安全問題,何時從關稅貿易戰轉到兩岸的戰爭碰撞危機,或者是美、中對臺灣問題的政治交易利益上聚焦?都是未定之數!難道賴清德政府可以真的不顧一切把所有的政經籌碼全壓在川普總統或美國人身上嗎?
臺灣的大罷免藍綠立委行動,究竟會與美、中關稅貿易戰的未來發展演變產生何種政治連動或骨牌效應?臺灣就只是兩隻打架大象腳下的兔子或螞蟻而已,又如何面對如此詭譎多變的國際政治新變局呢?
現在是臺灣未來的政治宿命? 或是往務實臺獨邁進?
縱使如此的變化多端及危機四伏,從國際政治與兩岸關係發展上,臺灣的內部朝野惡鬥內耗,不管是行政與立法的政治角力,或者是大罷免的相互砍殺,看起來似乎就像是準備讓臺灣成爲待宰的「政治羔羊」,不是被美國人經濟掏空殆盡,就是被川普總統吃幹抹淨「被交易掉了」。
又或者是讓中共當局拿來當政治祭旗製造意外軍事衝突危機以轉移焦點,讓美、中貿易對抗演變成雙方間的政經總對抗新舞臺,這難道是賴清德政府與臺灣老百姓所願意看到的政治發展局面嗎?這不是大罷免過後重新選舉有沒有辦法改變或翻轉立法院「朝小野大」政治局面的政黨競爭問題,而是可能發展成臺灣生死存亡的未來命運問題!難道這就是臺灣未來發展的政治宿命嗎?又或者還會是臺灣執政者所自以爲是的往「務實臺獨」路線大步邁進嗎?
兩大之間難爲小!臺灣其實已經深卷美、中政經總對抗戰場而難以自拔,綠營自吹自擂的大罷免政治肅殺與壓制作用,的確已經讓藍營立委自顧不暇,甚至還讓其黨中央自亂陣腳,連個「納粹問題」的政治圖騰都處理得荒腔走板,甚至已嚴重傷害到國民黨的政治形象與民意支持聲勢。
臺灣不該一面靠向美國 任由他人宰殺掏空
連帶地,與反中民粹政治圖騰相連結的大罷免政治氣勢,也越來越水漲船高,就連川普總統所引發的對中關稅貿易戰,也逐漸變成了臺灣人民隔岸觀火「暗中鼓掌自嗨」的政治情緒與氛圍,好像臺灣真的又站在趾高氣揚等待勝利的那一方呢?
殊不知,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與互動往來,最需要的是雙方間將心比心的換位思考,而不是鼓動民粹對撞的民族主義或極端主義的政治對抗,是懂得尊重彼此差異與相互理解、信任的誠意與態度,川普總統或美國人所挑動的反中、抗中與圍中的政治情緒,就只是他們拉高對中談判的政治籌碼及工具,是美國人爲了其所面臨的經濟與財政危機,以及其自身的政經總體利益,爲了「美國優先」所製造出來的國際政經秩序的破壞與重整,臺灣自己也會身受其害。
縱使臺灣需要美國的保護,以免遭受中共的武力犯臺威脅,但也不應該完全一面倒地靠向美國,任由美國人予取予求或宰殺掏空,甚至還可能演變成「被賣了還幫人數鈔票」的被交易愚蠢結果!
是以,臺灣不應該成爲美國人的政治棋子,也不能因爲美、中的政經總對抗競爭而喪失掉自己的某些優勢力量,尤其是護國神山臺積電的關鍵技術能力及人才。爲了安撫川普總統的關稅戰及分散風險需求,甚至是臺積電的經濟利益需要,擴大臺積電的對美投資與設廠,的確是擋不住的政治壓力與選擇,但如何確保臺積電仍然可以成爲臺灣自保與自立自強的「護國神山」政治價值與作用?
依然是臺灣執政當局可以有所作爲的政治管控,這不僅是能夠讓兩岸關係發展儘量不走向戰爭的和平力量,也可能可以保住臺灣未來不會被川普總統出賣交易的「保命符」,難道不能操之在己,慎之又慎嗎?
在經濟與軍事威脅夾殺下,臺灣不得不選邊站,但不能因此危及到臺灣的國家安全與人民利益。美、中政經總對抗競爭的夾殺及折騰下,臺灣必需要有政經籌碼可以自保或避免戰爭禍端的可能發生,川普總統就是不可信的商人,而中共當局也是臺灣人民目前難以接受或信賴的「鄰居」,如何化解這個歷史性的政治大難題?
臺灣的賴清德政府應該要有不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政治準備與作爲,同樣地,中共領導當局也該真正體會、理解並尊重臺灣人民的民心,如何重新調整對臺政策的政治思維與路線?讓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僵局與困局能夠有所突破,甚至創造更好的和解與合作的政治發展機會之窗,共同營造彼此互利雙贏的政治契機吧!
▼臺灣的賴清德政府應該要有不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政治準備與作爲。(圖/民進黨提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