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升溫 信義全球:三成企業擬加碼商用不動產佈局

信義企業集團旗下信義全球資產今(25日)舉辦年中記者會,信義集團品牌發展處暨關係企業處副總信泓浚(中)及信義全球總經理林三智(左)、信義全球顧問發展部經理林建勳(右)出席。記者林莉/攝影

關稅戰升溫、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高,推動國內商用不動產市場。信義全球資產25日公佈調查顯示,32%企業計劃加碼商用不動產配置,反映資金從金融市場迴流實體;而從實際交易觀察,今年上半年上市櫃法人不動產交易額達1129億元,分別爲土地662億元、商用不動產爲530億元,顯示企業已積極進場佈局。

該調查於5月28日至6月6日針對成交與服務中客戶進行,涵蓋上市櫃法人與高階主管。結果顯示,雖有45%企業預期下半年景氣將下滑,但僅8%考慮因此調整不動產計劃,顯示企業自用需求仍穩健。其中擬加碼配置的企業中,有44%偏好商辦與廠辦,顯示企業對辦公資產的保值與增值潛力仍具信心。

觀察實際交易,信義統計2025年上半年上市櫃法人商用不動產大型交易額達530億元,工業不動產交易達314億元。加計土地市場,上半年整體交易金額達1192億元,其中土地佔662億元,截至6/17日,已超過去年上半年的628億元,顯示企業持續進行資產盤整與佈局。

信義全球資產顧問發展部經理林建勳表示,目前中央銀行打炒房,不打產業,而商用不動產與經濟成長呈正相關,只要不打產業,商用不動產市場都仍有撐。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統計至6月17日,上市櫃法人交易商用不動產件數達285件,較今年第一季的246件及去年同期229件均明顯增加。他指出,77%的交易爲「買進」,反映企業仍持續設廠、設辦公室,部分則從租轉買,擴張佈局未停歇;僅23%爲處分,除有建商出售新建案外,也有企業釋出閒置資產、強化本業資金使用效率。

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林三智表示,地緣風險促使企業更重視資產結構調整,「資產健檢」成爲重要趨勢。代表性交易如和碩28億元出售新店廠、56億元購入宏達電桃園廠,以及大宇紡織21億元取得大雅廠房並採售後回租模式,皆展現企業靈活調整資產配置、優化現金流的實例。

林三智說,商用不動產與產業經濟連動性高,不同於央行鍼對住宅市場的選擇性信用管制,企業應儘早盤點資產,提升彈性,以因應動盪的市場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