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 第3季自行車衝擊浮現
熱門話題
川普對臺祭出32%超高關稅,傳產臺灣及東南亞產線「團滅」,自行車公會6日發出最新評估報告,估3至6個月後會轉嫁到終端消費者,最快第3季通路就有實質影響;紡織業多元產地佈局破功,生產重鎮越南更吞下46%重稅,紡拓會估5月底前就會看到訂單遞延。
自行車產業在疫情期間爆單,2024年完成大部分庫存去化,今年市場逐步回溫,特別是在中階實用型產品的需求帶動下,整體市況原本朝向穩中向好。但美國開徵高額關稅,已對輸美產品造成衝擊,業者人人自危。
自行車公會表示,短期內恐因各國關稅差異,部分急單迴流臺灣,但中期因關稅調整已反映至終端通路,市場將可能出現「消費放緩」甚至調整訂單來源狀況。長期則有憂訂單會再往「低關稅」地區轉移風險,屆時供應鏈將再次調整,對外產能調度評估。
自行車公會表示,這次關稅措施帶給臺灣自行車產業不確定性,未來將積極開拓日韓紐澳、南美、東歐、東協等新興市場,提升出口地區多元性,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但也呼籲政府審慎研擬是否能主動釋出降稅訊號,以爭取與美方談判的空間,降低長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