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衝擊主要生產基地 自行車產業沙盤推演多套因應方案
清明節連假期間,多家自行車廠都在沙盤推演關稅戰如何因應,惟均尚未理出明確的做法。圖/曾麗芳
美國對臺灣、中國大陸、越南、柬埔寨等自行車主要產業鏈生產基地,分別徵收高達32%~49%的關稅,讓業界無從規避輸美關稅。話雖如此,巨大(9921)集團仍然強調,不會因此赴美投資設廠。清明節連假期間,多家自行車廠內部都在沙盤推演,據悉,短期方案無非是輸美產品停產、或暫停出貨、與客戶協商關稅分攤比重等因應措施,惟均尚未理出明確的做法,預期本週會比較明朗化!
巨大集團表示,美國沒有自行車產業鏈聚落,巨大不會因爲美國祭出高關稅就赴美設廠,一來生產成本太高、二來現在建廠也來不及!自行車是勞力密集的產業,無法完全靠工廠自動化來完成,加上利潤不像科技產業這麼高,美國的人力成本高昂,赴美設廠根本不划算。
至於巨大集團擴大越南投資部分,巨大表示,越南設廠原本確實是爲了佈局美國市場,但在美國對越南祭出46%關稅後,輸美計劃可能會進行調整。由於2025年起,越南自行車輸歐可享零關稅待遇,巨大越南廠可支援匈牙利廠的電動車車架生產需求,助攻巨大提高電動車市場競爭力。
巨大集團將以現有越南廠穩定運營,最高年產能可達25萬臺;下一階段擴產計劃,集團已購置平陽省新加坡工業區10萬平方米土地,未來隨市場需求進一步擴產。
雖有業者認爲,美國對自行車主要生產基地均祭出高關稅,輸美產品將暫停出貨,但以臺灣爲主要生產基地的成車大廠認爲,「目前沒有道理不接美國訂單」,畢竟美國銷售端若不再進貨,無產品可賣並不是比較好的選擇,而且關稅戰纔剛發生,自行車市場還有庫存可先撐一陣子,會先視市場反映再研究因應措施,不會馬上做出停產、暫停出貨等決定。
零組件廠商表示,OE主要跟着成車廠及零件品牌廠,目前業界尚無在美國組車的客戶;至於由美國以外第三地終端出貨到美國,無從迴避美國的高關稅,此突發狀況,目前仍有待與各家客戶協議疊加關稅後的價格,雙方該如何分攤。
至於AM修補市場部分,如果是直接銷往美國,廠商可以跟通路商協商因應對策,例如互相吸收部分關稅,因此,AM修補零件部分尚未受到影響。
業者認爲,美國對臺灣產業加徵高關稅,整體衝擊情況,業者將於本週一上班後與客戶進行協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目前在尚未協議關稅分攤前,製造端應該會先等待客戶通知,纔會出貨!」
業者進一步表示,美國此次發動的關稅戰,比較偏向2008年的金融海嘯或是新冠疫情剛爆發時,在市場需求未改變下,卻受到總體經濟衝擊,業者已有多次經驗,預期部分業者會先暫停接單,等待市況穩定後,再做進一步打算。業者強調,雖然美國以外的市場仍然照常出貨,但畢竟美國是自行車的主力市場之一,廠商或許被迫要做出更多調整措施因應。
事實上,受到疫後歐美市場庫存壓力沉重影響,近兩年全球自行車產業都在忙着消化庫存,新車訂單大幅萎縮,而主打中低階產品的美國市場,也是全球庫存重災區。以巨大集團爲例,近五年來,美國市場營收從最高的22%佔比,一路掉到2024年僅剩9%,反觀歐盟市場與大陸市場的營收比重,合計起來已逼近七成。
巨大集團表示,美國庫存問題預期第三季就會解決,但美國市場近兩年問題不斷,業績表現也不如預期,捷安特美國分公司纔剛更換新總經理,現在又碰到川普祭出高關稅,讓業界頭痛不已,只能靜待時間見招拆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