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 中美貿易現兩影響
圖/中新社
在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揮動對等關稅大刀下,首批出口的商品已運抵美國港口,航運業人士指出,來自中國的貨運量減少逾一半,美國零售業預計商品短缺潮即將涌現。此外,美國的對等關稅也波及長期扮演中轉貿易角色的香港,12日起的一週內,41%從香港到北美西海岸貨櫃遭到取消。
綜合外媒7日報導,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塞羅卡(Gene Seroka)表示,川普政府4月宣佈對等關稅後,從中國及其他地區出發的第一批貨輪已經進港。本週港口的貨運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5%,從中國載來的貨物也減少5成以上。由於美國企業不願支付高額關稅,許多進口商只好取消先前的訂單,這將導致中國商品價格上漲1倍以上。
塞羅卡指出,洛杉磯港原本預計5月有80艘貨輪靠岸,但其中20%已取消,6月也有13艘船隻取消靠岸。他警告美國關稅前景仍不明朗,零售商及進口商透露,商品成本較4月進口時增加2.5倍。
國際貨運代理商飛協博(Flexport)執行長彼得森(Ryan Petersen)表示,部分零售商寧願把商品留在中國倉庫,費用也比進口美國的關稅低。由於進口商及零售商不願負擔高關稅,貨運量恐持續下滑。
彼得森表示,未來可能多達60%的貨輪航運被取消,零售商遲早出清存貨,商品短缺將隨即出現。全美零售聯合會(NRF)預測,美國2025年下半年的進口量將年減20%。
此外,根據供應鏈研究公司Sea-Intelligence數據顯示,從12日開始的一週內,從香港到北美西海岸的貨櫃,41%被取消,未來半個月內則是32%。
貨運預訂平臺 Freightos全球合作執行副總裁Joyce Tai表示,香港作爲「中轉地」,對香港徵收同樣的關稅,其影響可能會比對中國徵收的關稅還要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