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陰霾 壽險現金爲王

中央銀行統計顯示,近年來,壽險業「庫存現金」餘額變化頗大,2023年11月還有2.38億元水準,2023年12月大舉縮水至1億元以下、僅0.92億元,之後都在1億元以下;今年1月短暫漲回1.07億元、年增率達15%,接着便連兩月縮減,2月與3月分別爲0.9億元與0.89億元,年減4.26%與4.3%。

今年4月與5月,美國對等關稅政策陰霾籠罩下,壽險公司維持相對多一些的庫存現金,分別爲0.96與0.94億元,年增6.67%與6.82%。所謂庫存現金是指,庫存新臺幣、運送中新臺幣及週轉金等。金融圈主管說,庫存現金報酬低,一般來說是爲「應急」之用,業者不會放太多閒置的現金。

今年4月以來,美國關稅政策擾市,新臺幣匯率也在4月與5月暴升,釀成美元保單解約潮,壽險公司未雨綢繆,增加手中的現金與「約當現金」,當金融市場出現風吹草動時,可彈性因應。壽險業者表示,今年前五月,僅1月與2月保費收入呈現金淨流入,之後連三月均爲現金淨流出,意即,壽險保費「入不敷出」。

保發中心統計顯示,壽險4月保險給付達到2,521億元,爲歷年單月新高,總保費收入僅1,960億元,保費現金淨流出高達561億元,爲近一年來最高紀錄;到了5月,保費收入進一步減至1,936億元,保險給付仍居高不下、爲2,343億元,保費現金淨流出407億元。

壽險業者坦言,保單解約潮是保險給付大增的主因;但也不忘補充說,壽險資金龐大、投資收益也相當可觀,因此,加計投資收益後,流動性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