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談判進程 政院25日赴立院說明
鄭麗君25日赴立院報告關稅談判方針原則,與臺灣產業潛在衝擊。圖/本報資料照片
全臺關注臺美關稅現況,立院19日拍板,邀請正副閣揆卓榮泰、鄭麗君等25日赴立院報告關稅談判方針原則,與臺灣產業潛在衝擊。
立院黨團協商決定,25日加開院會,邀卓榮泰、鄭麗君、相關部會首長及談判代表列席答詢,提出「臺美關稅談判之進程、方針、原則及臺灣產業可能遭受之衝擊影響評估」專案報告並備質詢。
在疊加關稅、談判黑箱等爭議炎上之際,鄭麗君、經貿辦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等人11日出面舉辦記者會,爲自美返臺後首度公開露面。當時鄭麗君表示,政府與談判小組願與外界有更多說明、願儘快到國會就談判進度進行報告,並稱要致力爭取與歐、日般不用疊加稅率。
對於談判團隊與美爭取不疊加稅率一事,卓榮泰19日在立院表示,歐盟與日本都是跟美國簽了協議後才爭取不疊加,臺灣現在與美國還沒有談妥內容與協議定案,因此,將先爭取降合理稅率,再來爭取不疊加。
在此同時,經濟部長郭智輝則與歷屆國家磐石獎、小巨人獎、創新研究獎等具國際市場實績的中小企業代表交流。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與需求,郭智輝表示,經濟部已提出多項具體作法,包括成立「美國達拉斯臺灣貿易投資中心」,爲有意赴美佈局廠商搭橋,協助中小企業整合供應鏈及整體行銷,避免單打獨鬥。
同時,已結合研發法人建置85條AI試產線,透過示範與實作,協助中小企業推動數位轉型,讓AI技術實際落地應用。另外,經濟部擬提高研發補助措施,支持中小企業升級轉型,並鼓勵跨足無人機、AI、軍工等新興產業,創造利基。
郭智輝表示,經濟部持續傾聽出口導向中小企業需求,透過精準政策與資源投入,協助業者強化韌性、拓展多元市場,讓「臺灣製造」在全球舞臺保持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