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關稅談判衝擊工作權 勞團嗆包圍政院
臺美關稅談判至今尚未明朗,「臺灣勞工因應關稅衝擊行動聯盟」4日聲明,最需要確保的是「工作權」。圖爲過去民團呼籲勿黑箱作業的畫面。(本報資料照片)
距離美國政府與各國完成關稅協商大限的寬限期7月9日僅剩幾天,臺灣關稅談判至今尚未明朗,「臺灣勞工因應關稅衝擊行動聯盟」4日聲明強調,最需要被確保爲「工作權」,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協助勞工重返訓練等工作權死去後的「喪葬補助」,若是臺灣政府要把工作權變成交換籌碼,絕對會發動大規模動員全臺灣各地的勞工包圍行政院。
勞關盟批評,政院透過新聞稿籠統宣稱「談判至今取得建設性進展」,卻絕口不提各研究機構、專家學者評估,最後對美出口關稅仍可能落在至少15%至20%,以及是否將以大幅降低美國對臺進口關稅等「讓步」,對臺灣勞工工作權所造成的衝擊。臺灣政府目前立場與態度,讓可能受關稅談判結果衝擊勞工感到極爲憤怒與不滿,懷疑政府私下可能已執行出賣勞工的談判策略。
勞關盟強調,確保勞工「工作權」,絕對不是如勞動部不斷重複所謂「強化勞工職能培訓」、「協助失業勞工重返就業市場」,把重點放在勞工工作權死去後的「喪葬補助」。
勞關盟指出,工作權是最關鍵、最不容妥協的底線,絕不接受政府在黑箱協商談判中,自身的工作權就這樣不明不白被賣掉。
此外,「最低工資審議會暨諮詢會聯席會議」4日召開,討論「參採指標變動情形」及「最低工資對失業率、物價及經常性薪資影響」研究,會中有委員坦言,美關稅、歐盟明年上路CBAM(碳關稅)及匯率會影響企業營運,提醒應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