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店近千家虧損近4億,百果園想教育消費者?

近日,水果連鎖巨頭百果園董事長餘惠勇因“我們不會去迎合消費者”、“我們在教育消費者變成熟”等視頻言論引發爭議,百果園股價一度跌8%。

“教育消費者”引爭議

社交媒體上,曾有不少網友吐槽百果園:“太貴了,月薪2萬吃不起。”“百果園隨便買買,一百塊錢就沒了。”還有網友稱,百果園越來越貴,質量卻越來越差。

8月8日,有媒體截取來源爲“百果園餘惠勇”的一段視頻發佈,視頻中百果園董事長餘惠勇迴應水果太貴稱,“百果園這麼多年來都走在一個教育消費者成熟的路上,我們不會去迎合消費者,我們想告知消費者,最後是消費者自己的選擇。”

視頻中,餘惠勇表示:“水果這個產品非常普通,但是真正瞭解水果的非常少,我們仍然會堅守做高品質的。我要想給顧客留下一個便宜的印象是很容易的,因爲不同的品質差別太大了,哪怕外觀同樣的水果,有的時候差到四五倍。而且便宜的水果供大於求,但真正的好水果是供不應求的,也是它貴的一個原因。我們一方面,可以聽到百果園太貴了的聲音;但另外一方面,我們百果園有幾千萬的會員,如果沒有一批真正認識到百果園價值的顧客,那百果園也就不復存在。”

餘惠勇還提到:“我認爲商業就兩種,第一個利用消費者的無知,第二個教育消費者成熟,像百果園這麼多年來都走在一個教育消費者成熟的路上。我們不會去迎合消費者,他並不清楚所謂的便宜之類的,我們想告知消費者,最後是消費者自己的選擇。但是如果消費者不知情的時候,實際上他是無從選擇的,他只能選擇便宜,只能看價格。一方面我們認爲還有空間在成本上繼續去優化,能否再低一點的價格供應給我們顧客,但是我絕不在品質上做讓步,除非我直接換品相,把品質做差一點、價格便宜點,但這不是我們要走的路。”

受董事長“教育消費者”言論影響,8月11日,百果園股價盤中一度跌近8%。在此之前的4月7日,百果園盤中報0.823港元,達到歷史最低點,上市兩年總共跌去八成市值。

在一些社交平臺、網購平臺上,有網友針對餘惠勇的視頻表示“百果園的客戶羣不一樣,各取所需”,也有的網友表示“百果園的品質也就普普通通”“百果園並非什麼水果都好”“市場會教育他”。

去年關店近千家 虧損近4億元

不僅持續陷入輿論漩渦,從百果園自身經營狀況來看,也面臨着困境。公司2024年的財報顯示,百果園實現收入102.73億元,同比下降9.8%,除所得稅前虧損爲3.91億元,而上年同期則盈利3.81億元,這是近五年來百果園首次出現淨利虧損。公司稱,銷售水果及其他食品的收入減少主要是加盟門店的收入減少所致。

與此同時,2024年,百果園線下門店數量出現近5年來的首次縮減,從2023年的6093家減少至5127家,一年共減少966家,且關店速度在下半年突然加快:截至2024年6月30日,百果園線下門店共6025家,這意味着後半年內共有898家關店,日均關店近5家。

根據財報,2023年至2024年,百果園毛利率由11.5%減少至7.4%。這種情況下,加盟商也各有喜憂,有的還在擴招人手,也有的開始擔心未來經營。

“不僅沒有賺錢,有時候還在倒貼,現在退也退不了,做也做得很累,只能慢慢熬下去。”一名在東莞的加盟商花了40萬元開了一家百果園,她告訴記者,想加盟的能勸一個是一個,東莞關店挺多的,唯一的願望就是自己的店不要關就行了。

對於百果園的經營策略,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爲,百果園整體運營水平欠佳,加盟店未能貫徹執行總部策略,導致公司戰略推行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