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司法大刀雙面刃 在野寒蟬或反彈?

檢調偵辦罷免連署涉僞造文書案,遭聲押的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中)無保請回。記者胡經周/攝影

民進黨爲改變國會朝小野大的困局,總動員協助罷免國民黨立委團體二階段連署,罷免民進黨立委民團在遭遇一連串行政刁難,正準備急起直追之際,全臺檢調發動大搜索,種種跡象不禁令人懷疑,賴政府想透過司法大刀,製造寒蟬效應,讓罷綠二階連署全面崩潰。

經過一週的清算,國民黨地方黨工確實感到壓力,甚至有人離職,基層和地方黨部主管,甚至地方黨部與中央黨部間的切割、設斷點,種種問題都隨司法動作現形,更別提內部矛盾,這些當然不利正在進行中的二階連署。

然而,檢調從南到北不分輕重,不按比例原則的大搜索、約談、交保、押人,也將喚起藍營支持的強烈反彈,甚至引來相對應的漣漪效應。綠委罷團或許有人會收手,但也有人打死不退,更堅持進行二階連署;罷團、黨部被架空,還有民代系統、地方社團、志工等接手。

檢調對準罷綠委團體的司法大刀,會不會也成爲兩面刃,反而激發了非綠選民投下不同意票的投票意願,隨着愈來愈多的辦藍不辦綠案件,恐怕也會形成綠營的反作用力。

臺灣民主化至今已經卅多年,當年站上街頭衝撞威權體制的黨外前輩早已「化爲千風」,繼承民主遺緒的民進黨如今已變成執政黨,但臺灣的民主發展卻愈來愈令人擔憂,很難想像現今的臺灣,司法還繼續成爲整肅政敵的工作。

賴清德總統的「大學長」、前總統陳水扁昨天說,「清算絕對不是對付在野勢力最好的辦法」。臺北市長蔣萬安也當面對賴總統呼籲,「居大位者一定要時時刻刻以民生爲主、以蒼生爲念」。不分藍綠的政治人物,都爲現下臺灣民主淪喪、人民對立感到憂心,然而對罷免戰已殺紅眼的賴總統和民進黨,此刻聽得進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