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輝達基地案 蔣萬安輸不起的關鍵考驗

臺北市長蔣萬安將進入選舉年「施政檢驗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輝達進駐北士科T17、T18持續卡關,賴清德總統日前出手下令中央協助,原本臺北市長蔣萬安五月迎來黃仁勳宣佈輝達落腳的好消息,卻因地上權移轉爭議,全球AI龍頭能否進駐仍未定。爲爭取輝達留在臺灣,過去壁上觀的中央也出手,與北市隔空角力,蔣萬安及副市長李四川都有「不能輸」的壓力。

臺灣搶進AI熱潮、全球科技巨頭尋找亞洲佈局據點時刻,臺北市爭取輝達設立海外總部,絕對是蔣萬安政治與產業雙贏王牌,同時展現施政格局、招商能力,但如今卻陷現實困境,不僅其他國家、各縣市都虎視眈眈,持續端出土地,盼輝達青睞。若稍有閃失,輝達跑掉了,套一句藍營民代所言,「蔣萬安也不用連任了」。

但現實情況是,新壽終究非北市府附屬單位,要企業提前解約,仍須在商言商,要新壽自動放棄嘴上的大肥肉,根本不可能,甚至上市公司更觸及公司治理、股東責任,還有法律風險,北市府若無具體誘因與補償機制,的確也難讓新壽願意與市府解約談判。

新壽經歷前市長柯文哲任內招標爭議,包括低權利金、不需投資計劃書等疑慮後,又任由T17、T18得標三年多仍是荒煙蔓草一片,不見地上開發進度,如今卻又緊咬着T17、T18不放,甚至先前更傳出曾開價上百億元的「分手費」,實也難獲社會輿論認同。

對蔣萬安來說,此刻面臨的絕非一場簡單的招商協商,而是一次主政能力關鍵考驗。北市府握有同意「新新並」地上權主體變更移轉與否籌碼,如何在讓公務員依法行政、又能促成開發間找到平衡,讓黃仁勳的「輝達星艦」能夠順利在臺北市、甚至是T17、T18這兩塊地着陸,不僅關係北市經濟與科技發展,更是蔣萬安的政經壓力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