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進駐北士科卡關 民衆黨團:不管如何蔣萬安都要當責
▲民衆黨臺北市議會黨團「九局下半,市政拆彈」記者會。(圖/記者鄭佩玟攝)
記者鄭佩玟/臺北報導
輝達(NVIDIA)計劃在北士科T17、T18基地打造海外總部,但北市府、輝達與新光人壽3方對於土地處理方式迄今無共識;北市府昨找輝達協商,提出T12基地整合私地並比照公辦都更模式,輝達也表達帶回去研究。民衆黨臺北市議員黃瀞瑩今(8日)直言,包括T3、T4、T12,一開始就不斷提醒臺北市長蔣萬安應要針對這三塊地儘快規劃、招標,但卻一直被擱置,現在不管輝達選擇如何,蔣萬安都要當責,「站在第一線,當公務員的靠山」。
臺北市議會新會期即將開議,民衆黨臺北市議會黨團今天召開「九局下半,市政拆彈」記者會,黃瀞瑩指出,市民與產業界都期待輝達在北士科落地生根,這不只是個別企業的投資選擇,而是攸關北士科未來的發展走向,蔣萬安應成爲公務體系的後盾,讓各局處同仁在面對用地協調、法規程序與中央溝通時,敢於負責、勇於任事,不要因政治攻防而卻步;市長要當責,市府團隊纔有底氣把產業真正留在士北。
黃瀞瑩強調,蔣萬安有兩個「必須被看見的責任」。其一,面對攸關產業版圖與供電佈局的重大投資計劃,市府不該被動;這是一項「長時間的工作」,必須「趕快做規畫、趕快動工、讓大家看到成果」。其二,關於本會期的重大法案「捷運聯開宅處分原則」,再次呼籲市長應守護難得的市有資產,不能爲一時財務壓力而讓出市民的權益,明白表示「不要接受聯開宅」。
民衆黨議員林珍羽則針對第一殯儀館拆遷後的整體規畫與周邊生計,一殯周邊共108家相關業者在市府缺乏配套與補償的情況下陷入「手足無措」,盼市府提出具體方案,而非只是「push業者趕快搬遷」。她直指產發局對108家店家「不聞不問」的態度不可取,要求市長拿出完整的街廓規畫,將區公所、戶政事務所與中山分局等行政量體納入評估,把現階段的臨時停車場使用,與中長期的機能整合、產業安置與轉型輔導「接起來」。
陳宥丞提出「兩好三壞」的市政總盤點。他先肯定市府兩顆「好球」,其一,蔣市長對市政的熟悉度較就任初期明顯提升,已能就多數議題親自迴應;其二,公開支持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爭取臺北市合理統籌分配款,對地方治理有實質幫助。
接着陳宥丞議員話鋒一轉,點名三顆「市政壞球」急需補強。第一是「嚴重缺工」, 依人事處數據, 至114年8月底,市府預算員額76,389人、現有68,065人,缺額8,324人;今年1月缺口尚爲7,644人,顯示人力「入不敷出」,已衝擊行政效率與市民權益。陳宥丞議員直言,若沒有留才與補位的結構性方案,所有政策都會停在紙上。
第二是「交通不通」,公車缺司機導致脫班、捷運屢見故障、而公館圓環填平地下公車專用道後「一整排像火車」的交通亂象,讓通勤族承受實質不便。他要求市府提出具體改善與月度指標,從故障率、準點率,到司機招募與留任進度,公開檢視、逐月改善。第三是「都更與社宅牛步」。根據跨屆資料對比指出,蔣市府執政三年,都更與危老覈定合計 547件,尚不及柯文哲市長時期的一半;再加上市長曾對外宣示「社宅5萬戶」與「任內規劃7千戶」,目前看來都將跳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