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輝達用地政治化 劍指蔣萬安
臺北市長蔣萬安。(本報資料照片)
輝達總部落腳北士科一案,逃不過臺灣政治惡鬥魔爪,原本應是臺北喜迎國際一流企業總部進駐的好事,卻淪爲藍綠對抗的鬥獸場。對於開發案的圖利疑慮,中央站在一旁冷眼旁觀多時,無非就是想讓臺北市長蔣萬安難堪,等到輝達落腳臺北破局,就推給蔣能力不足;萬一北市府踩紅線硬給,也能隨時準備法辦,機關算盡。
輝達來臺設置總部,無論哪個政黨都表達歡迎,各縣市也都積極爭取,當輝達看上北士科後,預定要落腳的T17、T18地上權卻是新壽的,因合約規定地上權土地「須完工後才能轉讓」而卡關,臺北市政府擔憂圖利問題,不願修改合約,導致計劃陷入僵局。
輝達直接從新壽手中取得地上權是最簡單、雙方也都能接受的方案,卻會引發市府圖利廠商疑慮;市府公務員不願踩紅線,不能怪他們,畢竟前臺北市長柯文哲深陷京華城案至今,相關人士都面臨司法追殺,前車之鑑如此,哪個公務員敢鋌而走險?
對於是否圖利的灰色地帶,主管機關內政部及經濟部應該主動介入協助,中央地方合力讓此事在法律上圓滿解決,帶動臺灣、臺北的經濟發展,不是美事一樁嗎?然而中央過去這段時間一直作壁上觀,很難不讓民衆認爲就是在等蔣萬安出糗。
經濟部長龔明鑫昨帶頭放風向,說輝達不排除其他地方,隨後經濟部再證實輝達來函「請求盤點其他符合的土地」,把風向都帶往輝達落腳北士科瀕臨破局的場面時,賴清德總統纔在中常會上表達「中央能幫的一定幫」。
蔣萬安2026年要尋求連任,更是藍營的明日之星,回顧這段時間輝達落腳北士科爭議,政治攻擊節奏如同設計好的,先讓市府陷入圖利與否的困局,中央以拖待變,不斷放風聲說可能破局或另外選址,形塑「蔣不通」的觀感後,賴再親自如救星般登場。
如果中央政府也支持輝達落腳北士科,早就該與地方協力解決法令限制、行政障礙,何須如此多枝節與波折,顯然其中的政治算計更多,政治惡鬥至此,看在外商眼裡該作何感想?來臺灣投資,卻總要面對中央與地方互扯後腿、藍綠惡鬥不斷的現實,如此不穩定又沒保障的政治環境,怕是要嚇跑外資,對臺灣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