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好人體「第二大腦」 留住好菌不路過 醫推最佳食物

腸道被稱爲人體的「第二大腦」。(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想要健康,就得先顧好人體的「第二大腦」腸道,培養好菌是關鍵。醫師張家銘指出,光靠益生菌保健品效果有限,還需要益生元提供養分,其中芭樂因膳食纖維與多酚含量豐富,是他最推薦的養菌食物,建議連皮帶籽吃,才能發揮完整保護力,如果榨汁喝,膳食纖維會被濾掉,等於把好料都丟掉。

基因醫師張家銘在臉書粉專指出,腸道菌和人體健康緊緊相連,這些細菌參與了身體裡大部分的代謝過程,而不同的益生菌會產生不同的代謝物,這些代謝物不僅影響免疫系統,還會影響情緒、發炎反應,甚至和慢性疾病的風險都有關。

張家銘表示,想要健康,培養好菌是關鍵。很多人以爲只要吞下幾顆益生菌保健品,就能解決便秘、過敏、脹氣、免疫力低落的問題,但其實這些好菌往往撐不過兩週,想要讓益生菌成爲「居民」、不當過客,就要準備好其適合生存的環境。

益生元爲腸道中的益生菌提供營養,如同益生菌的食物。張家銘指出,日常飲食中的膳食纖維是重要的益生元來源,特別是可發酵性膳食纖維,是腸道里的比菲德氏菌、乳酸桿菌這些好菌的最愛。

張家銘表示,芭樂是他最推薦的食物,其膳食纖維含量高,每100克就有5至7克,比大多數水果都來得多,其纖維能被益生菌當作能量來源,在腸道里發酵後產生短鏈脂肪酸,幫助修復腸黏膜、降低慢性發炎、調節免疫系統。芭樂富含的酚類與單寧酸,集中在果皮與籽裡,是非常強大的抗氧化與抗菌物質,吃起來澀澀的,代表「身體正在吸收一種保護力。」此外,芭樂熱量低,是控制血糖、減脂人的好朋友。

張家銘表示,想讓芭樂發揮最大的養菌力,連皮連籽整顆一起吃最好,因爲果皮與籽的多酚與纖維含量最高;也不要榨汁過濾,因爲膳食纖維會被濾掉,等於把好料都丟掉。建議每天吃一點,小量持續比一次吃很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