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評|棒傑股份預告虧損進一步擴大 迴歸無縫服裝或是破局之道

每經評論員 賈運可

4月2日晚間,棒傑股份(SZ002634,前收盤價元3.44元,市值15.8億元)發佈2024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2024年歸母淨利潤虧損擴大至5億元~7.5億元,此前預計虧損3億元~4.5億元。這一消息無疑給投資者帶來沉重一擊,也讓市場對棒傑股份的未來發展充滿憂慮。

棒傑股份,作爲曾經的無縫服裝行業翹楚,1993年創立後便專注於無縫服裝設計、研發、織造和營銷領域。2011年成功在深圳交易所中小板掛牌上市,憑藉多年積累的技術與市場優勢,一度成爲中國無縫服裝行業的領軍企業,並在全球無縫織造領域佔據重要地位。然而,近年來隨着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傳統服裝業務增長遭遇瓶頸,棒傑股份試圖通過跨界轉型尋求新的增長點,光伏業務成爲其轉型的主要方向。

但棒傑股份的光伏轉型之路可謂是荊棘叢生。近年來,光伏行業雖被視爲極具潛力的新能源領域,吸引了衆多企業入局,但行業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全球經濟波動、政策調整以及技術迭代加速等多重因素交織,導致光伏行業出現階段性供需錯配、下游產品需求降低,產業鏈各環節競爭加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棒傑股份旗下的光伏業務子公司揚州棒傑經營情況不斷惡化,甚至自2025年3月起不得不臨時停產。這不僅意味着前期投入的產能無法有效轉化爲收益,大量固定資產閒置還將持續產生折舊等費用,進一步蠶食公司利潤。根據專業評估機構的最新減值測算結果,資產減值損失超過原預估金額,使得公司業績雪上加霜。

在一片愁雲慘淡之中,棒傑股份的無縫服裝業務卻展現出難得的韌性。從已披露的數據來看,2024年上半年,受益於海外客戶需求增加、訂單量及海外銷售增長,無縫服裝業務貢獻營業收入2.8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24.61%;實現歸母淨利潤2431.97萬元,同比增長45.28%。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無縫服裝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82億元(未經審計),佔公司營業收入的50.39%。全資子公司棒傑針織還在2024年12月6日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有效期三年,這爲無縫服裝業務的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這一正一反的業務表現,爲棒傑股份指明瞭一條可能的破局之路——迴歸無縫服裝業務。棒傑股份在無縫服裝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成熟的供應鏈體系以及穩定的客戶羣體。若能將更多資源和精力重新聚焦於這一核心業務,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附加值,拓展市場份額,有望重塑競爭優勢,實現業績的逐步回暖。

棒傑股份此次業績大幅下修事件,也爲衆多意圖跨界轉型的上市公司敲響了警鐘。轉型並非坦途,新業務領域的市場環境、技術壁壘、競爭態勢等都充滿不確定性。企業在跨界轉型時,必須對新行業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風險評估,謹慎制定戰略規劃,不能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