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化工子公司擬增資擴股 有機硅業務虧損困局待解
本報記者 陳家運 北京報道
近日,三友化工(600409.SH)披露,擬爲其控股子公司唐山三友硅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友硅業”)增資擴股補充資金,計劃通過公開掛牌方式,引入不超過2名投資者(含2名)進行現金增資擴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三友硅業原股東即三友化工及唐山三友氯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三友氯鹼”)不參與本次增資。
財報數據顯示,三友硅業2023年和2024年前11個月淨利潤分別虧損4.38億元和2.3億元。
三友化工證券部相關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增資擴股主要是補充資金用於經營發展。三友硅業虧損主要源於行業產能釋放與下游需求疲軟導致的供需失衡。
增資擴股
作爲三友化工下屬專業從事有機硅業務的主體和平臺,三友硅業主營混合甲基環硅氧烷及其下游產品的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爲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環體、室溫膠、高溫膠等。
此次增資擴股,三友硅業擬通過公開掛牌方式引入不超過2名投資者(含2名),每名投資方的出資額不低於9000萬元且不超過1億元(含本數),出資額需一次性支付。投資方實際投資金額超出其認繳註冊資本的部分計入三友硅業資本公積。所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三友硅業發展主營業務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目前,三友化工直接持有三友硅業95.29%的股權,爲控股股東。而三友氯鹼(三友化工控股子公司)直接持有三友硅業4.71%的股權。
早在2022年3月,三友化工就擬分拆三友硅業上市,並在2023年8月確定將其分拆至創業板上市。同年9月,三友硅業開始接受財達證券的IPO輔導。
三友化工方面表示,此次分拆三友硅業至創業板上市是公司順應行業發展趨勢,深化公司在有機硅行業戰略佈局、促進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
如今,上市尚未成功,三友化工已先爲三友硅業引入外部投資者。
三友硅業方面認爲,本次增資擴股將優化其股權結構,提升市場化程度,有利於聚合外部資源共同推進有機硅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同時,這也將有利於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和股權多元化改革步伐。
景氣度有望回升
有機硅作爲高性能新材料,是新材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國務院發佈《中國製造2025》,將新材料列爲重點突破發展的戰略領域之一。
近十餘年來,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我國有機硅材料一直保持高速發展勢頭。
不過,近兩年由於大量新增產能釋放和行業需求疲軟,三友硅業業績虧損嚴重。
三友化工披露的信息顯示,2023年和2024年前11個月,三友硅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7.07億元和19.41億元,淨利潤則分別虧損4.38億元和2.3億元。
光大證券方面指出,有機硅投產高峰已過,產品價格及盈利仍處底部水平。
根據百川盈孚數據,2019年至2024年,國內有機硅DMC產能由151.5萬噸/年提升至344萬噸/年。後續國內有機硅DMC新增產能僅餘下內蒙古興發科技有限公司規劃建設的10萬噸/年項目,該項目預計於2025年6月建成投產 。
光大證券方面表示,2024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有機硅價格波動相對平穩,基本處於歷史底部水平,對應毛利潤仍處於虧損狀態。隨着國內有機硅供給端新增產能有限和需求端的逐步提升,國內有機硅價格及盈利能力進一步下降的空間較爲有限。
國信證券方面也表示,有機硅價格與利潤處於歷史較低分位。雖然2022年下半年以來行業長期處於虧損狀態,但隨着供需格局改善,行業景氣度有望回升。特別是在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快速增長下,對有機硅材料的需求將迅速提升,爲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此外,國信證券還指出,隨着國內房地產行業企穩和新興行業對有機硅需求的高漲,目前行業開工率保持在較高水平。展望未來,新興行業預期維持中高速發展,傳統行業對有機硅的需求有望探底回升。而有機硅中間體暫無明確新增產能,有機硅供給格局有望進一步改善。行業內目前集中度較高,相關企業有停產檢修預期,有機硅中間體價格和毛利潤有望向上修復。
(編輯:董曙光 審覈:吳可仲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