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減少經營虧損,棒傑股份一子公司臨時停產 此前曾現借款逾期
3月3日晚間,棒傑股份(SZ002634,股價3.68元,市值16.9億元)公告稱,收到控股二級子公司揚州棒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揚州棒傑)通知,後者於3月1日起對其高效光伏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實施臨時停工停產,並對核心生產設備進行全面大型檢修工作,預計停產時間不超過3個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棒傑股份目前主營業務爲無縫服裝業務及光伏業務,二者在公司2023年總收入中分別佔比67.9%、30.06%。揚州棒傑爲棒傑股份開展光伏業務的主要子公司。
公告稱,揚州棒傑目前處於虧損狀態,短時間內難以扭虧。記者查詢到,今年1月份,棒傑股份公告披露,光伏板塊部分子公司出現未能按時履行部分債務償還義務的情況,其中包括了揚州棒傑。
稱停產將減少經營虧損
公告顯示,棒傑股份對揚州棒傑直接持股0.9901%,並通過控股子公司棒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間接持股67.3537%。棒傑股份介紹,近日公司收到揚州棒傑通知,爲減少經營虧損,同時爲了進一步提升設備性能,確保後續公司的產品質量、生產高效安全,揚州棒傑對其高效光伏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實施臨時停工停產並檢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到,棒傑股份進軍光伏產業時間並不長。2022年11月底,棒傑股份公告宣佈,藉助戰略股東光伏產業領域的豐富經驗,把握光伏產業增長的市場機遇,投資佈局了光伏產業,從而形成“無縫服裝+光伏”雙主業的業務結構。
棒傑股份介紹,2023年度,公司無縫服裝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18億元(經審計),佔公司整體營業收入的67.90%,光伏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29億元(經審計),佔公司整體營業收入的30.06%。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無縫服裝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82億元(未經審計),佔公司整體營業收入的50.39%,光伏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75億元(未經審計),佔公司整體營業收入的49.61%。
棒傑股份稱,因揚州棒傑目前處於虧損狀態,短時間內難以扭虧,揚州棒傑臨時停產將減少公司經營虧損,避免繼續生產造成更大規模的虧損和資金投入,有利於降低運營成本,契合公司戰略發展方向,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受光伏行業競爭加劇、產業鏈各環節產品價格大幅下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其經營未達預期,持續虧損。”對於揚州棒傑的經營狀況,棒傑股份在3月3日晚間的公告中介紹。
揚州棒傑此前出現借款逾期
記者查詢瞭解到,作爲開展光伏業務的主要子公司,揚州棒傑是在棒傑股份宣佈上述跨界佈局不久後所設立。
2022年12月初,棒傑股份公告,計劃與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署《高效光伏電池項目投資協議》,投資建設年產10GW 高效光伏電池片項目,計劃總投資約26億元,揚州棒傑由此設立,作爲該項目具體實施主體推進項目進展。
不過,目前來看,揚州棒傑成立至今未能實現盈利。
根據棒傑股份2022年報,當年揚州棒傑未實現營業收入,營業利潤、淨利潤均爲-44.84萬元。此外,根據本次停產公告,2023年,揚州棒傑實現營收3億元,但淨利潤爲-1.6億元,2024年前9個月,其營收和淨利潤分別是6.28億元、-2.75億元。
連續虧損的同時,在2024年8月,揚州棒傑曾因未能償付到期債務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不過債權人之後撤回了申請,揚州棒傑未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需要說明的是,揚州棒傑近期還被披露存在債務逾期情形。今年1月,棒傑股份公告,光伏板塊部分子公司出現未能按時履行部分債務償還義務的情況。截至1月15日,光伏板塊子公司在金融機構累計逾期或提前到期的借款金額合計約1.06億元(上述借款金額不包含因逾期產生的違約金、滯納金和罰息等),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