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評︱中材節能歸母淨利潤驟降94.70%,破局之路在何方?
每經評論員 賈運可
中材節能2024年的業績表現,猶如一記重錘,重重地敲在投資者與行業觀察者的心間。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爲23.24億元,同比下滑24.21%;歸母淨利潤更是銳減至760.24萬元,降幅高達94.70%。如此幅度的業績滑坡,瞬間引發市場的高度關注與廣泛討論。
深入剖析這一業績困境,背後是多種複雜因素相互交織。在業務板塊層面,裝備製造板塊毛利的急劇下降,成爲淨利潤大幅縮水的關鍵因素。2023年,該板塊毛利率爲24.97%,而到了2024年,這一數字驟降至13.72%,近乎腰斬。國內市場的波動給中材節能帶來了嚴峻挑戰。以水泥行業的餘熱發電業務爲例,近年來,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愈發突出。水泥新建項目的減少,直接導致中材節能在水泥餘熱發電領域的市場需求受到影響。
儘管海外業務在收入佔比上有所提升,2024年海外市場收入佔比達到35.26%,同比增長12.44個百分點,但這背後的拓展之路實則佈滿荊棘。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顯著增加,匯率波動成爲高懸在企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公司在國際化戰略推進過程中,受項目所在國經濟形勢、政治局勢、外交關係以及政府行政政策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市場開拓難度加大,項目履約風險攀升。
面對業績困境,中材節能亟需積極變革。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應構建科學合理的採購策略,與優質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通過簽訂長期合同等方式鎖定原材料價格。同時,藉助數字化手段,優化供應鏈管理,降低採購成本。在人力成本管理上,合理配置人員,避免出現人員冗餘現象,優化工期安排,減少窩工等情況。加大員工培訓投入,提升員工技能水平與工作效率,以降低單位人力成本。
在項目執行環節,要完善前期規劃工作,充分預估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與困難。建立有效的進度監控機制,運用項目管理軟件等工具,實時跟蹤項目進度,及時發現並解決進度滯後問題。加強與施工方、供應商以及當地政府部門等各方的溝通協調,確保信息能夠及時、準確傳遞,保障項目順利推進。
從市場拓展與競爭應對角度出發,鑑於國內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公司應聚焦新興領域,如工業餘熱餘壓深度利用、分佈式能源系統等,積極挖掘新的業務增長點。在海外市場,加強風險管理,深入調研目標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環境,制定詳細的風險應對預案。利用遠期外匯合約、外匯期權等金融工具,對衝匯率風險。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推出智能化、定製化的節能環保產品與服務,提升產品附加值與市場競爭力。通過實施這一系列積極舉措,中材節能有望逐步走出業績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