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錦股份上半年虧損擴大 煉化業務承壓

中經記者 陳家運 北京報道

8月12日晚間,華錦股份(000059.SZ)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業績承壓,虧損規模擴大。

財報顯示,報告期內,華錦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01.04億元,同比下降5.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9.8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43億元虧損額擴大了33.1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虧損10.06億元,同比下降33.23%。

作爲國內煉化一體化企業,華錦股份主營石油化工及化學肥料業務,已形成煉油、聚烯烴、ABS、偏三甲苯等產業鏈佈局。然而,受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近年來華錦股份經營形勢不容樂觀。

2022年,華錦股份營業收入達到490.62億元的歷史峰值後,自2023年起,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持續下滑,2024年更是出現了27.95億元的大額虧損。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釗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5年,原油加工出現價格倒掛,加工越多虧損越大。今年,國內理論噸油利潤同比增長,但實際生產端低價原油資源緊張推高成本,疊加需求不暢形成負反饋,導致企業實際盈利能力遜於預期。這種局面迫使煉廠採取“以銷定產”策略,優先保障高附加值產品,常規油品加工量壓縮。

華錦股份方面在半年報中解釋,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導致國際油價震盪下行,國內石化產品價格隨之走低。同時,國內產能持續釋放、下游需求不及預期,以及新能源汽車替代加速等因素,也對公司經營造成制約,導致主要經營指標未達預期。

王釗分析認爲,下游需求萎縮主要源於新能源替代等因素的影響。

在成品油消費方面,新能源汽車“虹吸效應”顯著。根據卓創資訊數據模型測算,2025年新能源汽車對汽油消費的替代量預估值達3458萬噸,消費替代佔比有望擴大至18.18%,相當於2024年全國汽油需求的21%。傳統汽油車銷量自2020年開始連續六年下滑,2025年汽油消費量預計降至1.49億噸,同比降幅8.2%。柴油需求亦受“公轉鐵”政策影響,柴油消費領域中交通物流佔比或有所下降,2025年柴油消費量預計同比下降8.9%至1.75億噸。

同時,王釗表示,2025年交通領域“雙輪替代”(電動汽車+天然氣汽車)規模持續擴大,以LNG(液化天然氣)重卡爲例,2025年LNG以及新能源重卡對柴油消費替代累計消費量預估值爲4382萬噸,消費替代佔比有望擴大至19.29%。

“在宏觀經濟轉型方面,工業用油需求增長乏力。2025年1—5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金額同比下降10.7%,預計全年房地產、基建投資增速均將呈下滑之勢,拖累柴油消費領域工程機械用油需求。同時,‘雙碳’目標下,鋼鐵、水泥等行業能效提升,該類行業柴油需求進一步萎縮。”王釗說。

面對虧損壓力,華錦股份是否計劃減產或調整下游項目?

對此,華錦股份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下半年產能可能會有調整,但其強調化工企業的產品結構轉變存在侷限性,“沒有那麼大的轉變能力”,意味着短期內大規模調整產品方向的可能性較低。

值得關注的是,華錦股份還有近30億元的募集資金自2014年年底到賬後長期閒置,未投入原定募投項目。上述負責人迴應稱:“現在我們一直在探討這件事。”並表示:“想利用這個資金。”但其尚未透露具體的投資方向或計劃。

王釗認爲,煉油行業需要積極應對加工量下調的趨勢,通過三方面應對:一是建立靈活的生產調節機制,根據市場需求動態調整產品結構與負荷;二是加大技術研發,推廣先進工藝和環保技術,以提升綠色競爭力;三是加強產業鏈合作,實現資源共享與風險共擔。

王釗表示,儘管2025年下半年原油加工量面臨下調壓力,但隨着經濟結構調整、新能源產業的成熟及行業轉型升級的推進,煉油行業將逐步實現高質量發展。

(編輯:董曙光 審覈:吳可仲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