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中國勾勒腦機接口產業發展藍圖

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道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8月7日發表題爲《中國通過腦機接口規劃通往科技領先地位的道路》的報道,內容編譯如下:

中國公佈了一份路線圖,計劃到2027年實現關鍵技術突破,使腦機接口在中美科技競爭中扮演重要角色。

包括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內的七個部門近日聯合發佈了一份政策藍圖,爲中國腦機接口產業提供創新與實施指南。

該文件提出,到2027年,電極、芯片和整機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儘管全球目光聚焦於馬斯克的“神經連接”公司,但中國一直在穩步推進一場由國家支持的神經科學變革。

中國的目標是到2030年躋身全球頂尖腦機接口創新者行列,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領軍企業。這份政策文件將腦機接口這一融合生命科學與信息科學的前沿技術描述爲未來科技競爭的關鍵戰場。

中國研究團隊已在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和侵入式腦機接口領域確立了多種技術路徑。

中國政府這項指南通過全鏈條支持來強化生態系統:電極研發注重提升生物相容性和信噪比;專用芯片以高通道採集和超低功耗處理爲目標;人工智能驅動的解碼軟件旨在提高跨場景適應性。此外,還需研發高精度手術機器人用於腦機接口植入。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一項計劃將腦機接口納入其“未來產業標準”前瞻佈局。

此外,今年3月,湖北省發佈了中國首個侵入式腦機接口手術定價標準,侵入式腦機接口置入費爲6552元/次。

國家醫療保障局也在其系統中設立了相關價格項目。鑑於現有手術成本,這一政策支持被認爲至關重要。

這份政策文件勾勒了腦機接口在多個領域的未來應用場景:在醫療健康領域,創新將聚焦於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運動功能恢復;在工業領域,研究工作將探索腦控機器人及極端環境下的作業;在消費領域,將利用腦機接口監測駕駛員生理狀態。(編譯/卿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