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嚴防7年破功? 養豬協會憂:衝擊餐飲、黑豬恐退場

農業部今早緊急召開國內爆發重大疑似法定動物傳染病,宣佈臺中市梧棲區1養豬場死亡豬隻檢體,經檢驗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反應,已撲殺場內195頭豬。圖/防檢署提供

今年5月,臺灣纔剛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定爲豬瘟非疫國,成爲亞洲唯一同時取得傳統豬瘟、口蹄疫與非洲豬瘟「三大豬病非疫國」。事隔4個月,農業部今天宣佈,臺中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案例。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表示,這次非洲豬瘟確診屬單一事件,對民生消費影響應不大,但依照現行防疫規定,確診後全臺豬隻暫時禁止移動與屠宰,包括大豬、小豬皆不得運輸、買賣,「未來一週市場上恐無溫體豬供應」,民衆可選擇冷凍豬肉替代,但部分餐飲業者可能受影響。

潘連周說,這次疫情可能與廚餘養豬有關,推測感染源來自旅客入境未被查獲的食物殘餘,經流入廚餘後被豬隻食用,顯示即使邊境嚴防仍有破口。他說,過去曾建議政府全面禁止廚餘養豬,但部分豬農反對,如今成了防疫漏洞,讓臺灣嚴防7年的努力付諸流水。

養豬協會副理事長林承德表示,目前全臺豬隻健康管理良好、自我管控嚴格,不至於擴散。但他指出,若廚餘經高溫70、80度充分蒸煮,病毒理應被殺滅,這次爲何仍感染,確實令人納悶。

林承德說,短期豬價波動不至於劇烈,但最令人擔憂的是以廚餘爲主食的黑豬恐被迫退場。黑豬多屬小規模飼養,約佔全臺豬隻5至7%,「一旦全面禁廚餘養豬,黑豬產業恐被驅逐出場」,也將波及餐飲市場供應鏈。

今年5月,臺灣甫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證爲「豬瘟非疫國」,成爲亞洲唯一同時取得傳統豬瘟、口蹄疫與非洲豬瘟「三大豬病非疫」地位的國家。農業部高調召開記者會宣告,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臨見證,官方形容這是「爲百年動物防疫史寫下嶄新篇章」的歷史時刻。

然而事隔僅4個月,臺中一處養豬場卻傳出非洲豬瘟確診,不僅讓防疫體系7年努力破功,也讓臺灣與日本並列「亞洲唯二未受非洲豬瘟影響國」的地位瞬間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