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股份接待10家機構調研,包括方正電新、國聯基金、前海人壽等

2025年5月23日,飛龍股份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於5月23日接待方正電新、國聯基金、前海人壽、國泰基金、泰康資產等10家機構調研。

公告顯示,飛龍股份參與本次接待的人員共2人,爲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謝國樓,證券事務代表謝坤。調研接待地點爲飛龍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辦公室(線上)。

據瞭解,飛龍股份始建於1952年,至今有70多年曆史,是致力於熱管理系統方案解決的上市公司。其發展分兩個階段,2017年前着力汽車熱管理部件產品研發等並開拓海外業務;2017年至今在發展汽車熱管理領域基礎上,開拓非車領域。公司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建立四個研發中心,產品銷售覆蓋全國並出口多地,客戶衆多。

據瞭解,在投資者互動問題解答中,涉及渦殼產品市佔率、新能源汽車電子泵配備數量及應用、新能源熱管理集成模塊客戶、服務器液冷項目進展方向與客戶等多方面情況。公司還提前佈局機器人領域,規劃民用領域產能,電子泵功率取得進展,且在民用領域熱管理部件產品有獨特優勢。

據瞭解,在互動問題解答中還提到,公司已審議通過將全資子公司存續分立以專注民用領域產品生產,民用領域現有四條生產線,預計年產能最高達120萬隻;並表示會按規定披露投資併購計劃,還介紹了結合自身產品切入機器人賽道等方面情況。

調研詳情如下:

一、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謝國樓介紹公司情況

飛龍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始建於1952年,至今已有 70 多年的發展歷史,是一家致力於熱管理系統方案解決的上市公司。

公司發展主要分爲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 2017 年之前,公司着力汽車熱管理部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比如機械水泵、排氣歧管、渦輪增壓器殼體(以下簡稱"渦殼")、電子泵系列產品、溫控閥系列產品和熱管理溫控模塊等,目前汽車水泵和渦殼兩類產品已榮獲國家工信部認定的製造業單項冠軍,同時大力開拓海外業務;第二個階段是 2017 年至今,公司在發展汽車熱管理領域的基礎上,重點開拓非車領域客戶和市場,助力公司快速轉型升級。目前公司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建立了上海、蕪湖、內鄉和西峽四個研發中心,其中上海和蕪湖爲新能源熱管理部件產品研發中心,着力開發電子泵系列和溫控閥系列產品,拓展電磁閥、熱管理集成模塊等產品。產品銷售覆蓋全國市場,並出口美洲、歐洲、東南亞等地區,已批產國內外客戶 200餘家,服務全球超 300個工廠基地。

二、投資者互動問題解答

1、目前公司渦殼產品市佔率多少?

回覆:目前公司渦殼產品銷量位居國內前列,2024 年該產品榮獲國家工信部認定的製造業單項冠軍。

2、新能源汽車一般需要幾個電子泵?主要用在哪裡?

回覆:目前新能源汽車普遍配備 2-5個電子泵,具體數量與車型定位和技術配置密切相關,主要運用在汽車的電機、電控和電池上。

3、公司新能源熱管理集成模塊產品有哪些客戶?

回覆:目前公司新能源熱管理集成模塊產品主要有奇瑞、理想、上汽、嵐圖等客戶,部分項目已經量產。

4、公司服務器液冷項目進展情況如何?

回覆:目前公司已組建專業技術和營銷團隊,爲服務器液冷領域客戶主要供應電子泵和溫控閥系列產品,部分項目已經批量供貨;熱管理集成模塊產品也有項目正在溝通交流中。

5、公司服務器液冷領域發展方向是什麼?

回覆:目前公司服務器液冷領域着重關注客戶需求與項目研發,以改進能效爲指引,更好地服務於終端客戶,不斷提升公司服務器液冷領域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6、公司在服務器液冷領域客戶有哪些?

回覆:目前公司在服務器液冷領域供貨及建立聯繫的客戶有 HP項目、申菱環境、亞浩電子、深圳興奇宏、英維克、海悟、萬邦數字、曙光數創等三十多家。

7、公司是否在收購相關機器人領域的公司?

回覆:機器人未來市場開闊,公司已提前進行佈局。結合自身生產的電子泵、電機、控制器、閥等熱管理部件產品,可適時切入機器人賽道。後續如有相關投資併購計劃,公司將按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8、公司在民用領域產能佈局現狀如何?

回覆:公司2025年4月 17日第八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已審議通過《關於全資子公司存續分立的議案》,將全資子公司河南飛龍(蕪湖)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進行存續分立,成立新的子公司專注民用領域產品生產。民用領域現有四條生產線,預計每年產能最高可達120萬隻。

9、未來用於數據中心電子泵的功率是否能夠達到客戶標準?

回覆:公司電子泵系列產品採用平臺化、譜系化和定製化的發展策略。通過持續的技術攻關,公司已成功將電子水泵的最大功率提升至40KW,進一步鞏固了技術領先地位。目前公司在該領域已有部分客戶項目量產。

1

0、公司新能源汽車領域和民用領域的熱管理模塊產品相比同行,有什麼核心優勢?

回覆:目前公司在民用領域的熱管理部件產品憑藉先發優勢和平臺化設計,形成了獨特的市場競爭力。我們針對客戶的實際應用場景進行定製化開發,根據應用場景確保產品壽命長、重量輕、可操作性強,從而更精準地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靈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