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颱會議定調!光復鄉分垂直、疏散撤離 季連成:這次當壓力測試
今天下午2時於協調所召開「風神臺風緊急應變作爲協調會」,討論颱風進入警戒區24小時內的撤離作爲。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光復鄉災區復原工作進入尾聲,不過「風神」颱風將生成,中央與地方召開協調會議,原本上午決定全採「水平撤離」,下午防颱協調會決議尊重第一線執行撤離人員意見,改爲部分垂直撤離、部分疏散撤離,總協調官季連成拍胸脯保證「絕對沒有問題」,全力協助村裡長撤離。
今天下午2時於協調所召開「風神臺風緊急應變作爲協調會」,與會單位及人員,包括中央前進協調所、花蓮縣政府,以及光復鄉、鳳林鎮、萬榮鄉等鄉鎮長及14位村裡長,討論颱風進入警戒區24小時內的撤離作爲。
季連成會後受訪指出,經與執行撤離工作的一線鄉鎮長、村裡長討論,由於他們最瞭解地方鄉親的需求,決定尊重村裡長的想法,因此把原先尊重縣府建議的疏散撤離,改採混合式撤離,一部分垂直撤離,一部分則是水平撤離。
季連成指出,執行層面是村裡長,在災防法裡講得非常清楚,所有的災害撤離避難執行,最基層的單位就是鄉鎮村裡長,中央與縣府是擔任協助的角色,完全尊重村裡長的規畫,如果要車輛就提供車輛、要志工就提供志工、要設備提供設備,讓收容人員能安心的度過2、3天的警戒時間。
針對18日撤離是否來得及,季連成拍胸脯保證,「絕對沒有問題 有我在,有什麼問題」,這麼難的會議,都可以主持完畢,只要有心去做,要勇於承擔責任就可以做得好,要有執行力,縣府也表示一切配合。
季連成表示,垂直避難的關鍵因素是執行力,有5位督導官混合編組,包含警察、消防、中央觀察官、縣府協調人員,還有村長,挨家挨戶檢查有無垂直避難。如果勸說居民到二樓不聽就會開罰,另上二樓要帶避難的物資,不能下樓拿東西,大概是這樣的模式。
季說,發佈海警大概24小時,24小時累積雨量達到200毫米就要撤離,把這次風神臺風當作演練,也當作壓力測試,等於是取代演練,用颱風考驗撤離措施是否完備;至於撤離細節明天他會在記者會上公佈。
大馬村長王梓安說,垂直撤離對於村裡來講非常重要,那其餘的矮房子,大馬村從第11鄰一直到23鄰,是不是全部撤到馬太鞍教會,之前堰塞湖撤村都到馬太鞍教會,作爲避難所,相信那邊比較安全。
大同村長邱金仲說,有二樓以上的是不是垂直避難,節省收容空間,如果全部撤退的話,那殘障的老人家、身體不適像中風的人先撤。「一個人哪有辦法撤」,一定要中央支援車輛,現在政府說要全部強制撤離,如果真的要撤,大同村應該5、600人跑不掉。
針對18日撤離是否來得及,總協調官季連成拍胸脯保證,「絕對沒有問題」。記者王思慧/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