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記|一份協議背後的“算法溫度”
來源:工人日報
樑藝瑞
8月1日 星期五 晴
來到達達蹲點至今已近兩月,日子彷彿彈指而過。回望這段時間參與推進的各項工作,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7月11日參與的“2025年度‘京東秒送’(上海)平臺算法和勞動規則協商懇談會”。
會議在滬東工人文化宮舉行。平臺方派出騎手運營、配送負責人、算法開發工程師、法務等多位代表參會,勞動者方則由網約派送員小隊長、全職騎手、衆包騎手組成代表團隊。同時,活動還專門邀請商家、消費者、專家學者及社會公衆代表到場見證。
在協商懇談環節,騎手代表們紛紛發言。一位騎手說:“平臺派一單像桶裝水、團餐這樣超重的單子,工作量抵得上好幾單,遇到需要爬樓梯的情況,更是難度加大,收入卻沒有相應增加。”另一位騎手也補充道:“平臺的計價規則不夠透明,同樣的距離,不同的訂單價格卻相差很大。” 騎手們的話語中,滿是對公平規則的渴望和對自身權益的訴求。
平臺方代表認真傾聽了騎手們的發言,並對一些問題進行迴應。他們表示,非常重視騎手的權益保障,也一直在努力優化算法規則。比如在休息權益上,升級防疲勞規則,每日配送不超 11小時,連續配送4小時以上提示提醒。針對特殊場景,動態延長配送時效,優化安全限速規則,提供智能頭盔保障安全。
經過數小時協商,雙方達成共識並簽署協議。這份協議爲騎手收入、休息、勞動保護等權益提供明確制度保障。活動現場的送溫暖環節,全總向騎手代表贈送全總送溫暖資金、專項意外傷害保障和高溫慰問禮包。
看到騎手們臉上洋溢着笑容,我深感欣慰,這是工會組織關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具體體現。相信隨着算法協商的不斷推進,平臺規則會越來越人性化,騎手們在風雨中的奔波也會多一份保障,多一分溫暖。
(作者系全總達達蹲點組成員、全總信息中心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