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零關稅 稅收衝擊總額達629億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召委賴士葆表示,絕不接受美國要求零關稅。(姚志平攝)
臺美關稅談判正在進行中,外界憂心美進口商品關稅降至「零」成談判籌碼,恐衝擊我國稅收;據財政部統計,2024年從美國進口貨品稅收總額達新臺幣629億元,其中關稅172億元、貨物稅66億元、營業稅達391億元。立委賴士葆表示,「絕不接受美國要求零關稅」,若臺灣將關稅降至零,就是喪權辱國。
財政委員會17日舉行臺美關稅協商公聽會,賴士葆認爲,臺灣極有可能被「零」關稅,對農業、汽車業衝擊最大,雖然外界表達,對汽車產業保護這麼久了,應該降爲零關稅,但他質疑,臺灣能承受一下子零關稅嗎?汽車業又有幾家能活?
臺灣如果要降稅,都要經過立法院同意,賴士葆表態,不能接受被「零」關稅,臺灣已經付出夠多,包含購買天然氣、替阿拉斯加開發管線、臺積電擴大投資美國,一開始就把底牌「亮出來」、付出去,等於跪着跟美國談判。
臺灣擬單獨對美製車調降汽車關稅,關稅從17.5%降至個位數,甚至降至「零」,讓歐系車龍頭臺灣賓士跳腳,臺灣賓士總裁金恩中公開表示,僅優惠美製車,可能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最惠國待遇原則,不符公平貿易;經濟部次長何晉滄17日強調,臺美談判屬於兩國間貿易協議,關稅僅適用兩國,無法適用歐系車等其他地區。
臺美關稅談判結果尚未出爐,已衝擊到臺灣車市,消費者預期心理下買氣急凍,財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小客車進口金額爲33.4億美元,年減幅度22.2%,創16年來同期最大減幅,抑制消費品進口成長幅度。
桃園市總工會副理事長劉勝銘表示,勞工團體對政府非常失望,談判黑箱作業,貨物稅從民國50年開始,民衆購車能力有限,當奢侈稅收25%迄今,這次完全沒召開勞資政三方會談,國內六大車廠及汽車產業聚落在桃竹苗地區,整體汽車上下游,包括零件業就業人口約30萬人,平均勞工年齡40歲至50歲之間,若失業就是中高齡失業。
美國對臺灣對等關稅,遲未揭曉,讓外界不少揣測,與臺灣大罷免有關,要等到7月26日後纔會揭曉。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表示,8月1日是美國設定的全球期限,不是專給臺灣的期限,與大罷免無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