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汽車及零部件關稅衝擊出口,印度擬徵收報復性關稅
隨着7月9日所謂“對等關稅”的90天暫停期限迫近,美國與各主要貿易伙伴的談判持續出現變數。
據新華社報道,印度7月4日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由於美國對汽車及零部件加徵的關稅衝擊印度出口,印度計劃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自美東時間2025年5月3日凌晨起,美國正式對從所有國家/地區進口的某些汽車零部件徵收25%的關稅。2024年價值28億美元的印對美汽車零部件出口預計今年將下降12.1%,即3.394億美元。
印度商務部7月3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24-2025財年印度輪胎出口額創下2.5051萬億盧比的歷史新高,較上一財年增長9%。美國是印度最大出口目的地,按價值計算佔印度輪胎出口的17%。
去年雙邊貿易總額約爲1290億美元,印對美貿易順差爲457億美元。特朗普劃對印度徵收26%的所謂“對等關稅”。
印度智庫的研究顯示,該國受特朗普關稅衝擊最大的行業包括海產品、鋼鐵、汽車零部件行業、電子產品等。
僅僅在3天前,兩名瞭解談判情況的人士透露,印度有望最早於本週與美國達成臨時貿易協定,以避免特朗普的“解放日”關稅。這份臨時協議將是兩國朝着在秋季達成全面雙邊協議邁出的第一步。
該知情人士還透露,預計該協議將使印度龐大且具有政治影響力的農產品市場免受美國關稅的影響。
7月2日,印度貿易代表團在華盛頓就臨時貿易協定完成一輪討論後提前返回新德里,據悉是農業和汽車行業沒有談攏。印度方面正在推動各種勞動密集型行業的關稅減免,包括紡織、寶石、珠寶、皮革製品、服裝、塑料和化學品。
儘管人口居世界,但印度始終無法成爲製造業大國。隨着莫迪政府耗資達230億美元的“生產關聯激勵計劃”宣告失敗,2024年印度製造業佔GDP比重從15.4%降至14.3%。
另據知情人士爆料,兩個月前蘋果公司最大iPhone組裝商富士康就已要求數百名中國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從印度南部工廠回中國。儘管原因尚未公開,但這對“印度製造”來說無疑是壞消息。
而在美國方面,隨着7月9日所謂“對等關稅”的90天暫停期限迫近,特朗普越來越意識到與170多個國家談判的複雜性。美國政府將於美東時間週五開始致函各國,列出20%至30%的關稅稅率。
截至目前,美國僅與英國正式達成貿易協定。特朗普透露,越南已同意對美國“完全開放市場”,美國企業能以零關稅向越南銷售產品;而越南所有對美出口商品將面臨至少20%的關稅。據悉美國還將對通過越南轉運輸美的其他國家商品徵收40%關稅。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新一輪美歐談判前承認,在所謂“對等關稅”談判截止前,不可能與美方達成最終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