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對進口汽車徵收25%左右關稅?專家:對中國整車出口衝擊有限
本報記者 尹麗梅 張碩 北京報道
美國擬將推出的汽車關稅政策再次挑動全球汽車產業鏈企業神經。
當地時間2月18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表示,擬對進口汽車徵收“大約25%”的關稅。
目前,美國對進口乘用車徵收2.5%的關稅,對輕型卡車徵收25%的關稅,對墨西哥、加拿大兩國則實行另外的標準。
根據特朗普此前在首個任期內修訂的《美墨加協定》(USMCA),符合該協定要求的汽車,即生產車輛若75%以上零部件源自美國、墨西哥、加拿大三國,則免徵關稅。
基於這一協定,包括歐洲以及日本、韓國在內的不少國家和地區的車企,選擇在墨西哥建廠並出口汽車產品到美國市場,以擴大成本優勢。實際上,墨西哥早已成爲歐洲、日韓等國家和地區汽車品牌在北美地區的重要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
目前尚不清楚25%的關稅是否適用於包括在墨西哥、加拿大生產的所有進口汽車。若適用,受此關稅政策影響的企業將不在少數。受此政策影響,焦慮的情緒已在汽車產業界蔓延開來。
據悉,特朗普政府針對進口汽車徵收的“大約25%”的關稅措施最快將於4月2日開始執行。
美國對進口汽車徵收25%左右關稅,將對全球汽車產業鏈的佈局產生哪些直接影響?對中國車企以及零部件企業又將帶來怎樣的衝擊?帶着這些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了多位汽車產業界資深從業人士。
“我們需要關注關稅實施的細則,這裡面的情況相當複雜,涉及《美加墨協定》,需要進一步觀察。”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國際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孫曉紅告訴本報記者,美國的進口汽車主要來自日本和韓國,特朗普政府針對進口汽車徵收“大約25%”關稅這一舉措帶有威脅性,目的是達成相關有利於美國的貿易協定。後續,包括日本、韓國在內的國家可能會與美國政府就關稅進行磋商、談判。
孫曉紅進一步分析稱,特朗普對進口汽車徵收25%的關稅,將對全球汽車行業形成較大的衝擊。“我們認爲這一關稅政策大概率會落地。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時,他就力主要加稅,但遭到了美國國內以及全世界其他地區相關企業的一致反對,此番是故技重施。他的目的是希望把車企的生產基地遷回美國。”
華泰證券方面則指出,特朗普此次提出的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汽車出口影響更大。“《美墨加協定》下墨西哥爲北美重點汽車生產出口地區,墨西哥2024年乘用車生產和出口的量分別爲399萬輛、276萬輛,其中出口美國的銷量爲221萬輛,佔比達到80%。分品牌來看,佔比高的車企主要是通用、日產、大衆等外資車企,頭部車企在墨西哥工廠運營已久,已產生一定的製造出口依賴,美國加徵關稅後,上述車企在墨西哥的生產成本優勢將被部分削弱,預計將會影響其在美國市場的銷售。”
中國並不是特朗普政府此番關稅政策錨定的重點國家。自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以來,受限於高關稅和地緣政治因素,中國汽車出口美國就已受到諸多限制,目前中國車企向美國市場直接出口整車的數量較少。
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對美國出口的新能源汽車總量約爲1.25萬輛,僅佔國內汽車出口總量的0.3%。2024年,美國也並不在中國整車出口總量前10位的國家名單之中。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稱:“特朗普政府對進口汽車徵收25%左右關稅對我國整車出口的壓力不大。”不過,在他看來,這一關稅政策對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影響不可小覷。
根據華泰證券整理的數據,中國對美國出口汽車零部件的總額在2023年達到高點——100.8億美元,此後2023年、2024年兩年的出口額以及出口佔比逐年降低,2024年1—11月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美國的金額爲83.3億美元,佔美國汽車零部件進口的比例約爲10.6%,佔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金額的15.7%。
在孫曉紅看來,25%左右的關稅雖然對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會帶來不利影響,但對於美國而言,一部分來自中國的汽車零部件無法在短時間內被替代,因此這一新關稅政策對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影響具體有多大,還有待觀察。
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對此關稅“大棒”不必感到過分驚慌。孫曉紅稱,近年來,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對於關稅這一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早已有預期和準備。關稅上漲後,企業可以通過提高市場價格來轉移壓力,也可以向其他市場進行靈活轉移。
華泰證券方面指出,從現狀看,雖然已有較多的中國汽車零部件廠商在墨西哥投資佈局產能,但是整體規模不大,仍處於產能爬坡階段。雖然短期內關稅提升後成本壓力勢必將提升,但後續仍可通過與下游廠商共擔關稅壓力以及提升產能利用率等方法實現盈利。
(編輯:張碩 審覈:童海華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