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嘸貨 宜蘭豬肉攤被迫週休4日
國內毛豬嚴重短缺,宜蘭肉品市場調度陷入困境,宜蘭縣家畜肉類商業同業公會10日緊急宣佈,全縣近200家傳統市場豬肉攤商本週「週休4天」,只在週三、六、日營業。(吳佩蓉攝)
國內毛豬嚴重短缺,宜蘭縣家畜肉類商業同業公會10日緊急宣佈,全縣200家傳統市場豬肉攤本週起「週休4天」,只在週三、六、日營業,若豬源持續惡化恐怕「週休5天」。宜蘭滷肉飯業者無奈先調整餐點份量因應,糕餅店迎接中秋節已在尋找替代油脂,但坦言要保持月餅最佳風味不易;臺中有民衆想單點爌肉,卻被店家以「控管成本」爲由婉拒,只能買便當。
宜蘭肉品市場每天需420頭毛豬,6成以上仰賴外縣市供應,5月中每公斤拍賣價100元,近來缺豬加劇,本月8日衝上119.64元創歷史新高,攤商直呼「沒豬賣,又被迫放無薪假」。
宜蘭豬肉攤原每週一、二休市,6月因缺豬,新增週五休市,本週再增週四休市,等於週休4天。宜蘭縣家畜肉類商業同業公會指出,這波缺豬不只攤商受創,民衆有錢也未必買得到,呼籲主管機關立刻介入,讓拍賣市場儘快恢復正常。
宜蘭縣農業處長李新泰表示,今年初小豬爆發下痢病大量暴斃,端午節起豬源吃緊;近期丹娜絲颱風重創中南部養豬戶,缺豬雪上加霜,最快年底才能恢復產能。縣府已要求肉品市場全力向各地養豬戶調度,緩解民衆買不到豬肉的窘境。
雲林縣肉品市場總經理黃加安說,休市對穩定豬價效果見仁見智,實際情況是休市前1天,往往出現集中採購與囤貨會推高價格,若能正常交易,價格反而不易大幅波動。他強調,國際豬價因育成率下降、飼料等原物料上漲,進口豬肉漲幅已從15%增至逾20%、佔國內市場2成,但國內豬價沒有回檔,顯見進口豬僅填補國內需求缺口,未拉低豬肉價格。
彰化縣肉品市場總經理陳國興指出,去年底至今年初市場每日豬隻拍賣量由2000頭減少至1700頭,近期風災和豪雨豬隻大量死亡,使豬肉供應更吃緊,業者只能暫時調整銷售策略,預估最快至9、10月,供應纔會逐漸回穩。
新北市肉品市場主任陳志銘說,目前每天豬隻已比去年少了50至100頭,且幾乎都是靠人情拜託來的,肉品市場在農業部調配下,增加7月30日與8月13日2天休市,會配合農業部滾動調整再規畫。北市畜產運銷公司表示,臺北市已多年沒有宰豬,餐廳端所需分切冷藏豬肉是直接從中南部進貨,菜市場生鮮豬肉則從新北市樹林區肉品市場批貨,整體狀況尚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