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行業觀察:谷歌AI商業化進程加速;泰凌微業績跳漲印證AIoT高景氣
近期,電子行業兩大動向引發關注:谷歌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超預期並上調全年資本開支至850億美元,AI商業化進程顯著提速;泰凌微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同比暴增267%,印證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賽道高景氣度。這兩大事件背後,既是AI技術對核心業務賦能的直接體現,也是電子行業在算力、連接和場景融合領域持續突破的縮影。
一、谷歌Q2業績超預期,AI商業化進程加速
谷歌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收達964.3億美元,同比增長14%,其中雲業務營收136.2億美元,同比增長32%,核心搜索業務營收541億美元,同比增長11.7%。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來自AI技術的深度滲透:AIOverview(AI概覽)功能月活用戶突破20億,Gemini應用月活用戶達4.5億,AI模型每月處理的Tokens數量較5月翻倍至980萬億,用戶對AI工具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
AI技術正重構搜索業務的底層邏輯。谷歌將Gemini2.5大模型深度融入搜索引擎,支持端到端的複雜任務處理,如比價、試衣和結賬,推動搜索從信息檢索工具向交互式結果交付平臺轉型。儘管市場曾擔憂AI可能衝擊傳統搜索廣告模式,但財報顯示,谷歌在商業意圖搜索領域的份額保持穩定,用戶對AI功能的滿意度顯著提升,AI與廣告業務的協同效應初步顯現。
資本開支的激增進一步凸顯谷歌對AI算力的長期投入。公司第二季度資本開支同比增長70%至224億美元,全年指引從750億美元上調至850億美元,並明確2026年將繼續增加投入。這一調整主要基於雲計算需求的強勁增長,以及AI模型訓練和推理對算力基礎設施的持續依賴。谷歌雲業務的年化收入已突破500億美元,其與微軟、亞馬遜的競爭焦點正從規模轉向AI技術差異化能力。
二、泰凌微業績跳漲,AIoT賽道高景氣度持續
泰凌微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7%至5.03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暴增267%至9900萬元,淨利率提升至19.7%。這一增長得益於AIoT市場需求爆發,以及公司在“連接+算力”融合領域的技術突破。作爲低功耗無線通信芯片領域的頭部廠商,泰凌微的BLE(藍牙低功耗)、Zigbee、Matter等產品已批量供貨亞馬遜、谷歌、歌爾股份等全球客戶,並率先實現支持BLE6.0協議的芯片量產。
技術佈局方面,泰凌微推出TL721X與TL751X端側AI芯片,集成CPU、NPU和DSP多核架構,支持本地AI推理與多協議無線連接。其創新平臺TLEdgeAI-DK憑藉低功耗與強連接特性,成爲智能家居、工業物聯網等場景的核心支撐。2025年上半年,公司端側AI芯片銷售額已達千萬元級,Mesh組網音頻技術在外賣協同、工業通信等場景實現商業化落地,進一步拓寬增長邊界。
市場拓展的深化亦爲業績增長注入動能。泰凌微在海外智能家居領域實現Matter芯片批量出貨,WiFi芯片訂單持續放量;國內首款支持高精度室內定位的BLE6.0芯片已進入全球一線客戶供應鏈。隨着AIoT設備滲透率提升,公司在新興場景如智能穿戴、健康監測等領域的訂單增長潛力可觀。李鵬在調研中表示,未來將重點推進車載電子、智慧醫療等領域的芯片導入,進一步強化“連接+算力”雙輪驅動戰略。
結語
從谷歌的資本開支激增到泰凌微的業績跳漲,電子行業的增長邏輯正圍繞AI技術與場景融合展開。谷歌通過重構搜索生態驗證了AI商業化的可行性,而泰凌微則憑藉“連接+算力”突破搶佔AIoT賽道先機。隨着技術迭代與需求釋放的共振,電子行業有望在AI驅動下步入新一輪增長週期。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