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現代孝子」錯了?老爸拿500萬幫兒還房貸 做錯一步竟出事了
父母幫子女償還房貸,卻引來國稅局查稅。(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父母幫子女還房貸雖出於好意,但若忽略稅務規定,恐怕會招來補稅與罰款。近期就有案例,一名父親出售房產後拿到2000萬元現金,其中500萬元直接匯入銀行,替兒子償還房貸。然而,由於未依規定申報贈與稅,最後遭國稅局追補稅款25萬元並處罰鍰,讓這份父愛意外變成了稅務麻煩。
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1款規定,在請求權時效內,如果無償免除或承擔他人債務,這筆金額就會被視爲贈與,須依法課徵贈與稅。換言之,父母若直接代子女支付房貸本金或利息,等於讓子女財產淨值增加,實質上與贈與現金或存款並無不同,因此應納入贈與稅的課稅範圍。
目前規定,每位贈與人每年享有244萬元的免稅額,若代償房貸金額加計其他贈與後超過此數,就必須向國稅局申報並繳稅。舉例來說,王先生於2023年賣掉房產,出售總價款2000萬元,其中500萬元直接轉付銀行,替兒子償還貸款,然而他忽略了必須辦理贈與稅申報。
國稅局隨後通知補報,但王先生仍未在收到公文後10日內完成申報。最終,國稅局依實際代償金額500萬元覈定爲贈與總額,扣除244萬元免稅額後,應稅金額爲256萬元,再按10%稅率計算,需繳納25.6萬元贈與稅。由於未依規定申報,還必須加計罰鍰。
國稅局提醒,父母替子女償還貸款時,一定要留意是否超過年度免稅額。若未事先規劃,除了子女受惠外,反而可能讓父母背上稅負甚至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