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消費場景 鄉村既有詩意又有收益
張壩社區藉助碧綠的江水,打造新消費場景吸引遊客。
立秋之後,灼熱的陽光依舊蒸騰着大地,但在位於邛崍市桑園鎮的張壩社區,山林間正吹着陣陣清涼的江風。
“剛剛烤出來的麪包實在是太香了,孩子非常喜歡。”家住成都市區的王女士趁暑假專程帶着孩子來張壩社區的西嶺宿集玩水消夏。用紅磚砌成的柴火窯爐一直冒着香氣,剛出爐的麪包外脆內軟,配上一杯用雪山融水衝煮的咖啡,就是最治癒的“偷懶燃料包”。
2023年,邛崍市桑園鎮與成都傳媒集團下屬新聞國旅公司共同出資成立邛崍桑園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開發運營西嶺宿集項目,今年7月,西嶺宿集迎來全新升級——融合鄉村美學與輕度假體驗的新消費場景“LieDown偷懶計劃”正式呈現。
盤活閒置資源助村民增收
“聽說社區要打造這個項目,家門口就能務工,我毫不猶豫就選擇回來了!”桑園鎮張壩社區居民謝正舉如今是西嶺宿集項目的一名秩序維護員,兩年前,在外務工的他聽說老家要打造一個文旅項目,需要租用自家閒置的宅基地。“不僅能分紅,還能提供就業崗位,這肯定是一件好事。”謝正舉說,自己年紀越來越大,在家門口就業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張壩社區黨組織書記謝剛華向記者介紹,村民不僅用閒置房屋入股,還能在村集體收入內按比例分紅,平時在項目上務工,按崗位不同,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還能銷售一些自家的農產品增加收入。
租金+股金+薪金+銷售金,西嶺宿集項目的啓動不僅讓村裡閒置的房屋被盤活,還讓外出務工的村民迴流,收入增加。謝剛華說,之前村集體每年只有一些出租閒置地塊的收入,一年大概有5萬元左右,西嶺宿集項目引進後,2024年,張壩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年增長50萬元。
江畔變成多元快樂場
在新開業的“LieDown偷懶計劃”,記者點了一杯橙子氣泡美式咖啡,躺在觀景平臺樹蔭下的懶人沙發上,看江水緩緩流淌,這一刻,所有疲憊一掃而空。
“現在年輕人大多願意爲‘場景’買單,所以我們在沿河區域打造了各種風格的‘出片’場景,藉助碧綠的江水,社交平臺上已經有了‘成都最美玻璃海’等詞條。”四川行知山海文旅有限公司是成都傳媒集團今年引進的打造微度假新消費場景的專業公司,聚焦新消費場景打造,逐步呈現美學咖啡、麪包工坊、親子謐境水廊、森林物語療愈區等多元業態。總經理林靜帶記者在河邊走了一圈,目之所及除了綠瑩瑩的江水,還有樹屋、驛站、竹林等各類特色打卡場景。
文旅新消費場景接連亮相
熊貓輕奢露營基地,配套樹屋、萌寵樂園……在張壩社區,一系列文旅新消費場景接連亮相。社區以西嶺宿集項目打造爲核心,輻射帶動周邊村(社區)大力發展研學旅遊、特色民宿、農事體驗等新業態、新場景。
“我們還成立了村級商貿公司,整合桑園鎮優質水果、糧油等農副產品資源,共同打造‘桑園醉’品牌,統一包裝、展銷、流通,促進產品終端增值,並組織農業合作社、種養殖業主擴大生產,帶動羣衆致富。”謝剛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