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答每經問:引導更多平臺企業下沉鄉村 打造消費新場景新模式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星

4月18日,國新辦舉行經濟數據例行新聞發佈會,介紹2025年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介紹,通過實施精準幫扶,大多數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對象已消除風險,其餘均已逐戶完善幫扶措施,確保及時消除返貧致貧風險。截至3月底,全國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規模達到3089.8萬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佈會現場提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要廣泛動員凝聚各方力量,協作幫扶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業農村部將採取哪些措施進一步提高協作幫扶質效?”

對此,農業農村部幫扶司司長許健民表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既需要激發脫貧地區、脫貧羣衆的內生動力,提升他們的發展能力,也需要社會各界守望相助、鼎力幫扶,這也是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直接具體體現。

打造區域特色勞務品牌

許健民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過渡期以來,相關部門深入推進區域協作幫扶,東部8個省(直轄市)幫扶西部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力度穩中有增,310家中央單位定點幫扶610個脫貧縣,50多萬名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奮戰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一線,6000多家企業、近300家社會組織與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建立了對接關係,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支撐。

“過渡期最後一年,我們將繼續發揮好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駐村幫扶和社會動員‘四支力量’作用,助力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許健民說。

具體而言,在東西部協作方面,重點是做好產業合作、勞務協作、消費幫扶、資金支持、人才支援等,持續深化結對幫扶,合力實施一批協作項目。

“今年我們還將突出抓好‘促消費’和‘增就業’兩項工作。”許健民說,“促消費”,就是推動東部省份優質購銷主體、網絡營銷資源與西部地區更加緊密的銜接,促進西部地區的特色農產品順暢銷售。“增就業”,就是推動校企合作開展訂單培訓,促進脫貧羣衆定向就業,打造區域特色勞務品牌,提升勞務協作的質量和成效。

引導平臺企業下沉鄉村

許健民進一步介紹,在定點幫扶方面,重點是推動中央單位立足定點幫扶縣的實際,統籌幫扶資源,實施好產業、就業、消費、教育、醫療等幫扶項目,爲脫貧地區辦成更多實事好事,切實增強脫貧羣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駐村幫扶方面,重點是加強工作指導、管理和宣傳激勵,推動駐村幹部更好發揮幫扶作用。分層分類對駐村幹部開展全覆蓋培訓,持續提升駐村幹部能力和水平。

在社會力量幫扶方面,將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和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這兩項專項行動。動員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和社會組織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幫扶,引導更多平臺企業下沉鄉村,發揮資源鏈接、推介引流、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優勢和作用,打造鄉村消費新場景新模式,助力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的蓬勃發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陳邦勳發佈會上表示,2024年我國的牛肉牛奶市場供需不平衡,價格持續下行,肉牛奶牛養殖陷入虧損。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及時印發促進肉牛奶牛生產穩定發展的文件,提出一攬子紓困政策措施,多措並舉促進肉牛奶牛養殖脫困。

“隨着各項紓困政策的落實,春節後全國活牛價格持續回升,肉牛養殖虧損逐步減輕,部分地區在育肥環節已經扭虧爲盈了。”陳邦勳說,但受春節後牛奶消費淡季影響,生鮮乳價格還是持續低位運行。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進一步協調強化財政金融政策支持,發揮好農業保險作用,加快實施養殖業節糧行動,促進全鏈條提質節本增效,鞏固肉牛紓困成效,豐富乳品供應種類,推動奶牛養殖儘早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