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屋頂下/中華民國與中國方向 系列⑥ 沒道理以14億中國人為敵
兩岸互動,如何共塑「中國方向」?
上篇論「你多一點民主」,本篇談「我多一點民族」。
臺灣的兩岸方案應當有一個核心準則,那就是:不要以十四億中國人爲敵人。
因此,不能以臺獨爲方案,應當以中華民國面對兩岸及面對世界。因爲,面對十四億中國人,中華民國,愈「中華」,「民國」愈有力量。搞臺獨,就是與十四億中國人水火不容,搞到不共戴天。
從賴清德操作「中華民國」談起。六月十九日釋出蕭美琴接受外媒訪問,她說「民進黨的根本責任是捍衛中華民國憲法」,又稱「臺灣是一個獨立的社會」。二十二日,賴清德發表十講第一講,則從「猛獁象獨立生態系」談起,繞了一大圈,論證出「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賴與蕭的國家論述一直存有微妙差異。賴說「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蕭卻說「捍衛中華民國憲法」。蕭說「臺獨是中共貼的標籤」,賴則唯恐不能自證爲臺獨。
賴清德談國家四要素。衆所周知,國家四要素最後必定要歸結於一部憲法及一個國號,任何國家均如此,「中華民國」國號就是定於「中華民國憲法」。但賴清德卻說,國家四要素不包括「國號」,所以稱「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臺灣/臺灣」皆可。他的意思是:我就是臺獨,國號叫中華民國也無妨,我只要淘空了中華民國,國號算什麼東西?
國號真的無關痛癢嗎?賴清德且試試,正名制憲改稱「臺灣國/臺灣國憲法」(名與憲一體),你看會有什麼效應?
說到底,臺灣今日能立足兩岸,主要就是靠中華民國這個國號及中華民國憲法的保護所致。
賴清德的「中華民國觀」,視憲法爲災難,又認爲國號與國家可以張冠李戴。他相信自猛獁象(其實臺灣從未有猛獁象)以來,臺灣與中國的種種地緣及人文上的密切關聯皆爲謬言妄論,好像臺灣「自古以來」本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
臺灣欲與對岸抗衡,主要是靠在中華民國國號及中華民國憲法下的民主體制。而中華民國國號及中華民國憲法的主要內涵及力量,就在其中的「中華脈絡」。但賴清德卻視憲法爲災難,全力淘空國號與憲法的「中華脈絡」,去中華化、去中國化,這正是他在兩岸操作上的尖銳矛盾,不啻自掘墳墓。
在兩岸互動中,臺灣應當明智運用中華民國國號及中華民國憲法中的「中華脈絡」,而不是淘空它,這就是本篇的主旨所在:「多一點民族」。因爲,愈「中華」,「民國」愈有力量。簡述如下:
一、中華民國的民主體制,原是大陸衆多民衆所欽慕,他們視中華民國爲「中華」的「民國」,「中國人也能實現民主」。但在臺獨聲勢趨漲後,衆多大陸民衆對臺灣的仇視敵視甚至較中共的鷹派更激烈。由欽慕轉向仇恨,兩岸情勢已經翻轉成:愈「淘空中華」,「民國」愈危殆。
二:暫不談猛獁象,但兩岸至少自一六六二年明鄭在臺灣建立政權以來,即是血肉密切相連的關係。否則,就不會有清廷割臺(因爲臺灣是中國的),也不會有中華民國光復臺灣(也因爲臺灣是中國的)。此一「中國脈絡/中華脈絡」,絕非將之「猛獁象化/去脈絡化」所能否定。何況,賴團隊最近已放棄了「臺灣地位未定論」,確認中華民國光復臺灣而擁有臺灣的主權。這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競爭臺灣主權的主要憑藉。但倘若中華民國不再「中華」,能否主張臺灣主權即失立場。
三、「多一點民族」,就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民國」因「中華」而立足兩岸。「多一點民族」,與對岸十四億中國人對話,最真實的利益就是中華民國「多一點國防」。
四、中國有五千年曆史、九六○萬平方公里土地,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頂級的世界工廠與世界市場,尤其有持強烈大一統反臺獨民族主義的十四億中國人。
臺獨能與這樣的中國爲敵嗎?臺獨能與這樣的十四億中國人爲敵嗎?
中華民國能隔海分治,主要的敘事體系是(略):辛亥革命→孫中山→三民主義→蔣中正→抗戰勝利→光復臺灣→蔣經國→解嚴民主化及兩岸交流。(中華脈絡)
但是,臺獨的兩岸敘事體系卻是(略):猛獁象獨立生態系→炎黃子孫是古代傳說→誰跟你是中國人→九十六%「其餘人口」(南島主體論)→八田與一→湯德章→蔣中正罪魁論→中正路改名。(淘空中華脈絡)
兩相對比,中華民國是以孫中山、三民主義、蔣中正、蔣經國與十四億中國人對話;而臺獨卻不啻是欲以「臺灣人是八田與一的日本遺民」及「臺灣人是日裔湯德章的復仇者」與十四億中國人敵對。
面對兩岸,這是舍臺灣的最強(中華與民國),而取臺灣之最弱(臺獨)。自毀長城。
史觀之戰,一敗塗地,無地自容。
其實,「中華+民國」,「多一點中華/多一點民族」正是中華民國在兩岸的能量所在。如今,全世界皆在迎對中國問題,但均從「異國異族/地緣政治」的視角出發,唯獨「中華+民國」能以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本體與十四億中國人對話「中國方向」,這是舉世各國都辦不到的,當然亦非美國所能辦到。
與十四億中國人爲敵,兩岸將水火不容、不共戴天。與十四億中國人對話,這不僅是「中共非中國」之義,而是要在「中華+民國」的立場上,希望十四億中國人認知,兩岸並非「民族」的仇敵,而在自由民主體制及生活方式的差異。「中華+民國」正是爲「中華」而守護「民國」,也是以「民國」來豐富「中華」。這不是與十四億中國人爲敵,而是要與十四億中國人共同守護「中華民族」的這一塊僅有的「民主飛地」中華民國。這就是:「多一點中華/多一點民族」。
只要不搞臺獨,十四億中國人會體會「中華+民國」在中華民族中的價值與意義。
如此與十四億中國人對話。舉世之內,還有誰能比中華民國更能影響中國的嗎?這就是:愈「中華」,「民國」愈有力量。
今年是抗戰勝利及臺灣光復八十週年,中共已宣佈將擴大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及光復臺灣。屆時,賴清德會不會仍沉溺在他的「猛獁象史觀」裡,連抗戰勝利及光復臺灣的「中華民國/中華民族」光彩都白白送給了中共?(七月二十日續)